从农民艺人到文化商人 赵本山会馆奢华的背后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从农民艺人到文化商人 赵本山会馆奢华的背后

2011年08月26日 14:2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奢华会馆有损赵本山“平民艺术家”形象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着刘老根会馆的各种争议吵得沸沸扬扬。在演艺界的激烈竞争中,能够做到如此有成就的赵本山,似乎在商业界有“水土不服”的症状。当然,这不是赵本山的能力和水平问题。

    在人们的印象中,如今的会馆早已经变了味道,不再是明、清时期旅居异地的同乡人共同设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居的那种意义上的馆舍,而是和KTV、商务休闲,甚至是能和“天上人间”这些娱乐场所联系在一起的,供大款、富豪大肆消费、挥霍的场所。投入高、消费高、超奢华,也成了现在的会馆所具有的普遍特征。对一般百姓而言,他们既对刘老根会馆这类高档场所有好奇和惊叹,也有无奈和距离。毕竟,这样的场所注定不会和普通人发生太多的联系。    【详细】

    二人转变“雅”  舞进前门的二人转当心闪了腰

    开业当日会馆周边的交通管制,以及嗣后被曝出涉嫌破坏晋翼会馆四合院原有风貌的消息,更不免在“土文化”与公众利益之间,挖出一道深深的沟壑。只是,这样的距离产生的不是美,还有隔膜乃至愤怒。

    大概是在2003年,我曾在沈阳刘老根大舞台花20元钱看了一场二人转演出。尽管座位远离舞台,却一样有浓郁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彼时,只觉得那种土得掉渣儿的艺术形式居然是那般的神采飞扬。再往后,飞扬起来的就不仅仅是艺术了,越来越高的票价,使得普通人越来越难以问津二人转。及至刘老根大舞台晋京,驻扎老前门,盘下四合院,二人转已经变身“高雅艺术”——至少门票是高的。

    遗憾的是,与“主流化”相对应的,则是二人转这种乡土文化的日渐变味儿。眼下泛滥的二人转演出、东北风味电视剧中,很难再见那种源自民间的蓬勃的生命力。充斥其间,是一些拼接起来的闹剧片段,不仅让民众对二人转艺术本身产生误读,也遮蔽了二人转文化产生的丰厚土壤。   【详细】

 

中国经济网评赵本山奢华会馆的背后

 

中国经济网评赵本山奢华会馆的背后

 

工人拆除晋翼会馆“临时罩棚”。

 

    ·赵本山北京会馆毁坏文物的背后 

    北京会馆疑似毁坏文物 本山传媒称已拆除罩棚

    据报道,本月16日,刘老根会馆正式开业,庆典当天众多明星前来捧场,而就在10天前,文保人士曾一智向东城区文委实名举报刘老根会馆涉嫌破坏文物原状。

    举报称,其所使用的小江胡同30号为东城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挂牌保护院落晋翼会馆,在刘老根会馆建设中,文物本体遭到破坏,建设方在会馆建设中添加了院内本无的建筑,破坏了文物的原有风貌。

    2004年,小江胡同30号晋翼会馆就列入了原崇文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单位,并对社会公布。这意味着它成为“不可移动文物”。

    对此,本山传媒做出回应,称搭建临时罩棚供开业接待使用,原计划保留两周左右,但因引发异议,已开始拆除。     【详细】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