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二人转变"雅" 会馆是否破坏文物本山当给说法

2011年08月23日 09:32   来源:中国青年报   胡印斌
    舞进前门的二人转当心闪了腰 
         
    继刘老根大舞台在北京前门成功扎根后,一次性投资6000万元的北京刘老根会馆8月中旬开张,最贵2000元的一道菜,5万元门槛的会员卡,神秘的“首长保健菜”……在炫富似成常态的今天,本山大叔的又一“大手笔”,再次深深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不仅如此,开业当日会馆周边的交通管制,以及嗣后被曝出涉嫌破坏晋翼会馆四合院原有风貌的消息,更不免在“土文化”与公众利益之间,挖出一道深深的沟壑。只是,这样的距离产生的不是美,还有隔膜乃至愤怒。
     
    大概是在2003年,我曾在沈阳刘老根大舞台花20元钱看了一场二人转演出。尽管座位远离舞台,却一样有浓郁乡土气息扑面而来。彼时,只觉得那种土得掉渣儿的艺术形式居然是那般的神采飞扬。再往后,飞扬起来的就不仅仅是艺术了,越来越高的票价,使得普通人越来越难以问津二人转。及至刘老根大舞台晋京,驻扎老前门,盘下四合院,二人转已经变身“高雅艺术”——至少门票是高的。

    “高雅”起来的二人转,并没有绊住看客的脚步。一向善于顺势而为的本山大叔,再打造一个像刘老根会馆这样的“销金窟”,也算顺理成章。正如本山传媒宣传负责人吕先生所言,“剧场的票价本来就有点贵,一张票最低380元,容纳13人的VIP包房要8000多元,能到大舞台来看戏的人,应该不会再在乎这点(吃饭的)钱。”一语道破天机,既有“不在乎钱”的客人照拂,又有“不在乎文物”的有关部门呵护,在金碧辉煌的道路上,本山大叔和他的会馆注定“钱”程坦荡。

    至于二人转、二人转背后无边无际的黑土地,以及黑土地上那些粗壮汉子、泼辣婆娘,不过是本山大叔借以挥舞长袖的道具抑或背景,道具可有可无,背景可浓可淡。

    眼下,发迹于黑土地的二人转还在,只不过更多停留在浮泛的口号中;扎根在民间的乡土文化也在,只是镶嵌了炫目的金边儿,愈显金碧辉煌,与民众渐行渐远。

    举凡乡土文化的嬗变,往往难以避免“主流化”的路径。从积极的方面讲,“主流化”可以纾解乡土文化后继乏力的焦虑,可以借重主流话语威权的呵护,可以将即兴的、零散的、更依赖口口相传的民间艺术规范化、精致化。这些年来,本山大叔在二人转上的作为多在于此。国内文化娱乐界持久不衰的“东北风”,或可视为其全力推动。

    然而,遗憾的是,与“主流化”相对应的,则是二人转这种乡土文化的日渐变味儿。眼下泛滥的二人转演出、东北风味电视剧中,很难再见那种源自民间的蓬勃的生命力。充斥其间,是一些拼接起来的闹剧片段,不仅让民众对二人转艺术本身产生误读,也遮蔽了二人转文化产生的丰厚土壤。

    可以说,刘老根会馆点缀的黑土地、二人转元素越丰富,则真正来自民间的精神气质和生命力就会越稀缺。大红色褂子、翠绿肚兜、大碗喝酒、丰乳肥臀……这些被媒体津津乐道的地方特色,充其量只是一些被过滤了的民间元素,并不具备支撑、传承乃至发扬乡土文化的能力,更像是一种猎奇。黑土地上的悲欢离合、世风人情、话语习俗,都在这样的猎奇中被“重新塑造”。

    任何文化的建设、修补乃至再造,都应该格外重视其间深刻的情感体验、人心的温暖层次和深长悠远的背影。社会的变迁,当然会波及乡土文化的变迁,但无论如何变迁,都应该对乡土文化及其产生的土壤葆有一种温情和敬意。不能为了迎合肤浅的感官刺激,而丧失了艺术的本真。

    普通民众“看不起”的大舞台、“吃不起”的会馆,生意照样兴隆,高朋满座,胜友如云;而本山传媒宣传负责人也一再强调,“无论是从心态上还是行动上,本山老师都是跟大家在一起的”,也许,这里的“大家”,所指称的,是为“大”的“家”,而非普通民众的“大家”。深谙国情民俗的本山大叔,不再简单只是当年的那个艺术精湛的演员,他的舞台早从田间地头、简陋剧场转移到金碧辉煌的大城市,转移到予取予求的人生大舞台。

    但是,没那么简单。文保人士实名举报刘老根会馆内的文物晋翼会馆或遭破坏,更有文物专家追问,公共的文物何以沦为少数人的私人会馆?面对诸种质疑,本山大叔理当给我们一个说法。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