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影:大银幕时代里的草根游戏能玩多欢

2011年08月03日 08: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吴晓东
    “微博记录生活,微影拍摄精彩,通过微影时刻传达瞬间记忆。”微影倡导者、青年导演杨志平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宣称。

    娱乐的“速食消费”,阅读的“碎片化”,使得“微元素”一再博得这个时代人们的青睐,在微博风头正劲时,微影应运而生。

    近日在京举办的中国微影协会筹备会,被认为是历经一年暗涌的微影浮出水面正式亮相的标志。100多位演艺明星、行业人士及各地微影爱好者到场。在现场,自称“微人”的演艺明星潘长江当众承诺“要做微影的形象代言人”。

    据杨志平介绍,“微影”是微型电影的简称,指利用手机、相机、摄像机等数码产品拍摄出来的视频短片,一般在具有移动视频设备特质的网络、3G手机、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等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适合在坐公交、乘地铁、打的、等人等“微时段”观看。不过,虽然微影一般只有2分钟到5分钟长度,但必须有完整的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微时”放映,“1到3天微周期制作”,每部几百或几千元的“微规模投资”,内容可以是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或系列成剧。因为具有参与性强、成本低、广告植入更灵活等特点,杨志平预言,微影网、微影手机平台、微影播放器等微影平台将会在互联网、手机运营、车载平台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不到一年时间,微影一再升温,成为微博上热议的话题。不仅正在成为普通百姓实现艺术梦的路径和新娱乐形式,也吸引了很多影视导演及演艺明星加入其中。在影片大制作满天飞的现状下,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儿”,竟在短时间聚集起高人气。

    不久前,导演姜文推出了一部10分钟左右的微电影《看球记》,用其特有的黑色幽默诠释父爱。结果此片在网上迅速走红,十多天里就有千余人次点击观看。

    除了大名鼎鼎的姜文,很多演员也热衷参与微影。如去年某网站一连推出的21部“明星微电影”中,就有周迅主演的《指甲刀人魔》、徐铮制作并主演的《一部佳作的诞生》、陈小春制作的《真假陈小春之谜》以及姜武制作的《大阴谋》等赫然其中。

    “微影是个新生儿,微影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经常在各种场合用“浓缩就是精华”自我调侃的笑星潘长江,此次代言微影可谓实至名归。潘长江说,自己曾经参与过微影拍摄,深知其中艰辛。微影之于电影,好比小品之于话剧。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要把一个事情讲清楚,并能引起人们深思,是非常困难的。

    “目前中国电影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而微影的出现给爱好电影的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机会。”潘长江说。

    微影《大阴谋》的演员姜武称,投资微影成本低,而且微电影在题材、类型上更自由,可以给年轻导演一个实习的过程,同时也能挖掘一批好编剧。

    主演《一部佳作的诞生》的明星徐铮也表示,受篇幅短小的限制,微电影一定要新鲜、有趣、有个性、有冲击力,表达出自己的态度,这对年轻导演是一次新机遇。

    目前,比较活跃的微影制作还是以大学、公司中的年轻人为主,如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微电影《DOTA还我男朋友》,就是取材于某大学论坛上的真实帖子;为毕业纪念制作的微电影《肆水年华》系列,第一部播出就吸引了近200万人次观看。

    和其他新兴行业类似,微影刚刚显露商机,就有敏锐的业界大佬开始“跑马圈地”。就在中国微影协会筹备会召开的同时,“盛大微电影”全面启动。继第一部作品《星辰变修行》首映之后,“盛大微电影”将保持“每月一部”的频率出品,到明年,将力争达到“每周一部”。与此同时,多个微影网站正在开通中。

    有人认为,微影发展速度和规模均得益于日新月异的网络新媒体发展。相关统计数字显示,2010年,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4.2亿,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2.84亿人,平均每天观看两小时网络视频,甚至超过了看电视的时间——每天1.8小时。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6.5亿,其中有四成用户使用手机上网,选择用手机“看视频/电视”的手机上网用户比重达到17.4%,且年增长率超过200%。

    做微影已经有一年时间的导演郎志海表示,目前,他已经制作了近千部微影作品。在他看来,尽管目前很难找到作品的出口,也不知道微影的基本价位,但“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大家都在摸索中”。

    事实上,围绕着“微影”两个字目前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落停”,甚至连微影究竟是不是电影,都有不小的分歧。有人说,微影不过就是视频短片,穿上马甲换个名字就想变成电影,未来市场自然不容乐观。

    郎志海指出,微影的低门槛造成了这个领域的鱼龙混杂,比如设备使用上很悬殊,有人用昂贵的高清设备,有人用家用摄像机,有人甚至就用手机。内容上也是有人做原创,费尽心血;有人就用现成的公开出版物上的小笑话,省心省力。这些东西同时进入市场,该如何分辨,如何作价,都是问题。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部微电影必须具有好的故事、演员、制作水准和创意。微影网自创自拍作品《鱼塘边》,大瘦小胖到鱼塘边钓鱼,苦苦等待,毫无收获。这时来了一名五道杠少年,少年用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方法,满载而归。看似搞笑的故事背后,也反映着当代社会问题。

    目前,微影的蔓延速度和火热程度已经超出业界的预测,甚至有人提出,微影业的兴起,对电影院和大电影都是个冲击。但其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也暴露了微影行业里作品良莠不齐的问题。一些作品在剧本创作的立意、拍摄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离理想中的“电影品质”还有不小的距离。

    杨志平称,微影确实符合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速、便捷,它比电影更具竞争力的就是对播放环境的要求已经降到了最低。但毕竟微影与电影的受众人群不同,微影与电影的关系就像报纸和电视,各有其优势,各有其短板,两者之间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