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远离经典揣摩与崇拜 "哈利热"引发表达新拐点

2011年08月02日 09:42   来源:解放日报   龚丹韵
    ●“哈利热”是因为作品以复魅的姿态,契合了当代的文化思潮。但最终让它一跃而成全球文化热点的,恐怕还要归功于年轻的粉丝们。

    ●比起本身的精彩,激发全球哈迷集体创作,似乎更为重要。我们真的已经远离揣摩和崇拜经典文学的时代,进入了一个人人争着自我表达的新拐点?

    随着《哈利·波特》最后一部的热映,该系列电影已经在美国积累超过22.34亿美元总票房,打破了《星球大战》系列的历史记录,连拍了23部的《007》也望尘莫及,成为美国史上最卖座的系列电影。而这些年来,全球人似乎对“哈利热”已经从惊奇到习以为常。曾经,带着帐篷连夜排队仅仅为了等候该书发售,一度成为轰动话题。而后来,若发售没人彻夜排队,估计才算新闻。

    今天,哈利的结局在荧屏落幕,我们似乎可以去探求这样一个疑问:《哈》系列风靡全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或许文本确实写得精彩,但是诸多阅读之外的文化现象却昭示出,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哈利热”的第一种阅读外现象,估计令很多家长意想不到,那就是众多哈迷把该书当作了刻苦研究的对象。维基百科专门做了详细魔法咒语列表,推敲出书中所有人物资料,就连只出现过一次的人名都不放过,构成了一个详细历史的谱系。人类学和神话学教授戴维·科尔伯特,出版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一书,考察书中的魔法在历史上的起源。美国卡里顿大学甚至开设了一门半个学年的课程:研究与该书相关的巫术、魔力、幻想等。也有中国学者指出,书中某魔法商店牌子上写的年份,正是凯尔特文化的兴起之时,罗琳本人出生于爱丁堡,书中的许多价值观,和凯尔特文化传统有直接关联。而种族歧视、血统论更是让人联想到了二战。

    第二种现象,是完整回顾该系列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把它踢出儿童文学的范畴了。 2004年,罗琳获得了伦敦“史密斯文学奖”,这是一个成人小说大奖。随之而来,是后几部哈利的电影,宣传时总是不忘告诫家长,内容阴暗恐怖,请不要单独让孩子去看。因为后期的哈利,不断目睹亲朋好友的死亡和背叛,冤狱、审判、双面间谍、校园暴力、政治动荡、权力更替,再加上血统论、宿命论、种族主义等,以至于电影的色调由始至终灰蒙蒙一片。这已经不是一部光明必然战胜黑暗的童话。

    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说,它继承了英国成长小说和哥特小说的文化传统。比如,哈利在麻瓜世界饱受歧视,类似描写依稀可见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夏洛蒂的《简·爱》等经典名著。又比如,我国曾经翻译出版了《僧侣》、《意大利人》等哥特小说经典丛书,封面上直接说它们是“孕育了《哈利·波特》的文学之源”。阴森恐怖的古堡、重重迷雾的阴谋,是哥特小说的要素。它们大多取材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大学才子派”的复仇剧,其中幽灵鬼魂屡见不鲜,这在后来莎士比亚的手中被发挥到极致。另外还有瘟疫、屠杀、神秘预言、末日审判等基督教素材。边缘性和颠覆性,是哥特小说始终不变的特征。

    而到了今天,“哥特体”依然广受欢迎,不断充斥在荧屏、游戏、小说中,就连哥特式装扮,至今都是西方年轻人的叛逆形象之一。这或许并非偶然。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曾经把理性看得高于一切,以为科技能够让人类征服自然,情感、直觉和超自然现象,遭到了全面压抑。这不光体现在文学上,更体现在整个现代制度的变更中。于是韦伯说,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世界的“怯魅”,抛弃巫术思维和神秘崇拜,以为世界的一切,都可以经过理性计算,通过科技发达来解决。

    然而到了21世纪,首先是环保运动告诉我们,人类征服不了自然,只能与它和谐相处。接着就是文化领域掀起了“复魅”热潮,数不尽的奇幻电影,让“巫术思维”获得新生。西方主要是魔法、僵尸,东方充斥着修真、阴阳术。仿佛东西方年轻人都约好了,争先恐后挖掘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和神秘现象。有人认为,个中原因,正是科技飞速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异化空前严重之后,大家意识到了科学和理性的负面可能,感性和浪漫主义再度复苏。神秘的巫术思维,成为年轻人的慰藉途径——因为物质的现实太机械,于是开始追寻绚烂的想象世界;理性的现实太冰冷,于是开始幻想不可捉摸、神秘莫测的未知。

    这样就更加能够理解第三种“哈利热”,那就是网友们不断重写《哈利·波特》。各种穿越版、修真版、史诗版、宅斗版、政治版的“新哈利”系列,在网上汗牛充栋,数以万计。有意思的是,网友大多倾心于邪恶一方的伏地魔、马尔福,喜欢让他们成为主角,或者被主角“招安”。而正义的邓布利多校长,经常被“抹黑”为满腹诡计的政客,甚至被讥讽为“白魔王”。网友们的再创作,构成了另一个“哈利的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宁选真小人,也不要伪君子;家庭责任就应该大于爱恨情仇;正邪并不重要,伏地魔不是错在他的邪恶,而是错在他的手段太蠢。哈利被改造成一个会耍心机的精明人,或者直接变成愚蠢的“炮灰”。每个网络作者,都在重塑魔法世界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价值观:现实和命运如此不安,信任和朋友如此难得,简单的勇敢近乎愚蠢。我们怀着算计、伪装和忐忑,在现实中挣扎,恐惧于被同类鄙夷、被社会排斥……

    这已经不是阅读,而是上升为读者的自我表达和宣泄,是全球一大批读者共同参与的创作。他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互动,并且互相之间再创了一个新的想象世界。

    所以,“哈利热”一方面是作品以复魅的姿态,全面解构了科技和理性,契合了当代的文化思潮。但那并没有超越太多。最终让它一跃而成全球文化热点的,恐怕还要归功于年轻的粉丝们,他们自己挖掘研究,制造了无数的“哈利变体”,使得一本小说最终突破界限,成为一种社会互动和自我价值观的交流。这才是通俗作品在当下成为热点的利器——比起本身的精彩,激发全球哈迷集体创作,似乎更为重要。难道,我们真的已经远离揣摩和崇拜经典文学的时代,进入了一个人人争着自我表达的新拐点?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卢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