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开江文化版图 3000万元背后的文化“加法”

2010年12月27日 11:07   来源:四川日报   
    以“万古泽国、千年祈水、百代开江、一方水神”为主题的“全域开江文化版图”行动,近日全面启动,总投资约3000万元。

    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挥动文化大手笔?开江答案:做“加法”.

    挖掘+提炼

    特色文化名片彰显底蕴

    开江文化遗产丰富,拥有山水文化、恐龙文化和农耕文化等10大类。然而,开江主流特色文化何在?文化开江如何建设?

    2009年来,围绕挖掘、提炼、展示、宣传开江特色文化,该县提出建设“文化开江”,组织了省内外150多位学者、作家、摄影家、新闻记者,开展了“中华巴渠文化千里行走进开江”大型采风活动;还多次组织“文化开江论坛”,出版有关文化开江书籍20余卷册;在电视、网络上开办“文化开江大家谈”栏目,收集到市民意见35万余条,一场“话文化·谋发展”活动轰轰烈烈展开。

    经过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交锋、交融,“巴山平原·毓秀水乡”主流特色文化名片终于出炉。

    “我们着力挖掘地方主流特色文化,吸引外界文化名人献计文化开江,激发本土文化人士创作激情,扩大文化开江影响力。”在近日举办的“文化开江论坛”上,开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诤说。

    扶持+参与

    文化触角延伸到各村寨

    12月5日,开江县梅家乡交易山村小学操场上,歌声、鼓声、喝彩声,此起彼伏……一场自编自演的农民文化小剧场正在上演。“现在,在小山村也能享受城里人的文化‘大餐'.”参演间隙,60多岁的村民黄新成对记者说。

    为展示巴山特色文化魅力,该县开展了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了以“印象开江”、“盛世欢歌”等为主题的大型广场文艺演出30余场,举办农民文化活动2250场次。

    开江采取“政府扶持+群众参与”方式,县、乡两级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招商引资部分民间资金,投资1750余万元,新建1座县级功能完备的文化场馆;乡村两级则充分利用乡镇电影院、空置校舍等,改建为乡镇文化剧院和村级文化场所,在村民集中居住区新建乡村文化大院,达到了乡乡镇镇有文化剧院、村村寨寨有文化场所。

    在聘请专业文艺演出剧团同时,与艺术院校合作培训乡村文艺工作者,吸收大批黄新成这样的乡村文艺爱好者,组成158个演出团队,把文化触角延伸到山村。

    打造+招商

    文化产业助力区域发展

    今年,开江成功引资45.4亿元,其中投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1.78亿元。

    “我们来投资,除了冲着开江丰富的资源和良好投资环境,更冲着开江浓厚的文化氛围。”12月22日,在开江普安工业区,投资2.3亿元的重化工装备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工地上,项目总经理李德峰道出心声。

    开江作为内陆欠发达地区,如何改变经济发展滞后的面貌,提升区域竞争力?

    今年5月,开江县委常委扩大会通过了《“巴山平原·毓秀水乡”开江特色文化发展总体策划》。此后,开江规划建设了一批文化产业园和文化展会场所,重点培育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江拗棒、水簇闹春、石工号子等一批文化产业品牌,走文化品牌产业化道路。

    该县还将以“缺水-盼水-治水-亲水”特色水文化为主线,用“水”这根流动的线把飞云温泉、金山寺等风景区串联起来,注入“巴山平原·毓秀水乡”主流特色文化元素,沿河形成“百里风景长廊”.

    “通过打造文化开江,抓住了外来投资者的眼球,激发他们投资开江的热情,较好地提升了区域竞争力。”开江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成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