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头良好 唐山文化产业发展迈新步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势头良好 唐山文化产业发展迈新步

2010年12月27日 10:42   来源:中国网   

 

 

   通过文化整修恢复生机的滦州古城,已成为人们向往的历史文化景区。

 


    利用煤炭采空区经过处理建设老唐山风情小镇全景 


    11月30日,河北开滦老唐山风情小镇正式开工建设,这标志着被誉为“百年工业重镇”的唐山在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和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唐山文化产业从业人员9.8万人,占全市所有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3%;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57.4亿元,同比增长33%。截至目前,唐山市已建成和在建文化产业项目132项,总投资达402亿元。唐山正舞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难题。

    发展文化产业势头良好

    河北唐山工业文明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国第一条标准铁轨,中国第一只股票,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走进开滦博物馆,一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脉络得到重新梳理,近代工业的摇篮向游人讲述着它那段辉煌历史。

    “这里的一切并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一座城市的记忆,它更多展现的是中国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从这个角度说,我们是‘无处可比拟,无地可替代’的!”开滦博物馆馆长李军自豪地说。

    唐山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开滦所走过的历程也正是唐山这座城市发展的缩影,钢铁、煤炭、基础能源、水泥、陶瓷等传统行业为唐山打下了深深的资源型城市烙印。据统计,在唐山,仅钢铁行业就拥有生产、技术、管理人才10余万人,60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着与钢铁有关的职业;开滦煤矿建矿132年来,职工有11万多人,包括家属在内多达50万人。

    依靠传统产业,唐山经历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是资源枯竭、环境破坏、节能减排等诸多压力,也正在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转型已经成为唐山最迫切的任务和目标。“十一五”期间,唐山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以建设文化名城为目标,深刻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着力突显地域文化特色,构建以工业文化、地震文化、地域文化、休闲旅游文化、生态海洋文化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2007年以来,唐山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战略任务,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推进力度,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发展规划不断完善。他们委托中国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编制了《唐山渤海明珠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和《南湖中央公园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三岛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出版了唐山市文化产业蓝皮书《唐山市文化产业形势分析与预测》,填补了唐山文化领域的空白。

    保障机制不断健全。唐山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制订了创建文化名城实施意见、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文化支撑体系等指导性文件。在成立唐山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基础上,全市各县(市)区都建立专门机构,市财政从2007年起每年设立文化产业专项引导资金1200万元,重点扶持示范性、原创性、开创性、代表性的文化产业项目。

    文化体制基本理顺。去年以来,唐山先后完成了“三局合一”、“两台合并”,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党报宣传报道与经营业务两分开、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广电网络整合等多项主要改革任务,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实施项目拉动,全市已建成和在建文化产业项目132个,总投资402亿元;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总部基地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相继落地;实施开放推动,先后参加了深圳文博会、廊坊投洽会,组织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推介会和招商会、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会,27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签约总额220多亿元;实施融资促动,搭建文化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平台,今年上半年唐山市文化产业项目累计与银行签订贷款金额11.5亿元,居河北省各市首位。

    “回顾唐山‘十一五’期间文化事业的发展,可以用3句话概括,那就是‘起步比较晚,发展速度快,取得成绩大’。”唐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彦洪介绍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