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产业园并非多多益善 文化资源不应是发展包袱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范周:产业园并非多多益善 文化资源不应是发展包袱

2011年03月21日 17: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全球文化产业学术联盟主席范周3月21日下午做客中国经济网 王笑/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1日讯(记者王婉莹)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全球文化产业学术联盟主席范周3月21日下午做客中国经济网,解读产业结构调整下的文化产业。   >>>点击进入访谈页面

 

    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不能是“一刀切”

    范周表示,“十二五”规划的中明确写到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达到5%以上的规模。我国2005到2009年的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只有2.4%到2.5%之间。如果想翻一番,就意味着产业结构要发生很大的变化。首先,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点要全面地展开。特别是和科学技术的对接后,文化产业某些领域要有快速的发展。    

    范周:文化产品要走出去 让人看懂最重要

    “我们在整个国际贸易上是顺差的,但在文化产业的单项上我们是逆差的。比如说我们的图书出口过去逆差达到了1:7。那么到了“十一五”末期的时候我们的情况好一些了,达到了1:3,逆差的距离在缩短。那么我们其他的领域当中,这几年我们的电影产业发展出口也开始有所上升。但是和国际的电影进口来说这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范周说,“我想这主要是因为和我们产品的特质有关系。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文化产业最重要的还是要走出去。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鼓励文化企业走向国际,我觉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们的文化产品要怎么样用一个世界的语言来表达。 ”

    文化产业园区管理要跟上 并非多多益善

    范周表示,这几年由文化部命名的国家文化产业基地有200多家。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截止到去年已经有了6家,还有4家国家的文化产业实验区,这个趋势是好的。首先说明中央和政府主管部门对这些已经有认识了。那么有了这些基地和园区是不是意味着这个领域的发展就非常地健康有序呢?他认为还有些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首先是对这些园区应该要设定它的必要的园区门槛。不是说什么样的园区都可以叫做园区。有的城市在一夜之间搞了几十个甚至近百个园区,这不是成熟的管理方法。这点北京市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北京市用了十年时间搞了20几个园区,而且是经过严格的审批的。而且还要跟上后续的管理,包括对后续的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对园区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北京的做法是真正的管理园区的做法。但有些地方不是的,而且园区政出多门,园区管理的条例和办法不统一,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范周:不要躺在文化资源上睡大觉 

    在谈到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问题时说,“不要躺在文化资源上睡大觉,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但文化创意是属于个人的”。   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好的美、韩等国的历史文化跟我国一个“县”的都无法相比。但他们创作了全人类都可以接受的文化大餐。日本的文化和作品是行销世界的。韩国的文化积淀和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也作出了很优秀的东西。所以,不要把文化资源当成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包袱。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