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周:文化产业园区管理要跟上 并非多多益善

2011年03月21日 16: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全球文化产业学术联盟主席范周 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笑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1日讯(记者 张晓晔)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全球文化产业学术联盟主席范周3月21日下午16点做客中国经济网,就现在的文化产业园区的一些问题与网友进行交流。点击进入专题页面>>>>
     
    范周表示,这几年由文化部命名的国家文化产业基地有200多家。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截止到去年已经有了6家,还有4家国家的文化产业实验区,这个趋势是好的。首先说明中央和政府主管部门对这些已经有认识了。那么有了这些基地和园区是不是意味着这个领域的发展就非常地健康有序呢?他认为还有些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首先是对这些园区应该要设定它的必要的园区门槛。不是说什么样的园区都可以叫做园区。有的城市在一夜之间搞了几十个甚至近百个园区,这不是成熟的管理方法。这点北京市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北京市用了十年时间搞了20几个园区,而且是经过严格的审批的。而且还要跟上后续的管理,包括对后续的专项资金的支持和对园区的基础设施的完善。北京的做法是真正的管理园区的做法。但有些地方不是的,而且园区政出多门,园区管理的条例和办法不统一,这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 
    
    “作为政府给它制定了一些基本的规则,基本的要求就可以了。我觉得这一点是很重要的。还有一条就是一个园区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个园区和另外一个园区的差异性究竟在哪里?我们有一些地区特别是苏锡常地区动漫企业过于集中,我认为不是很好的现象。因为差异化不大,所以就形成了很多动漫企业,这里有好的政策就到这里,等于是跟着政策找园区,而不是说形成了园区自己的独特性。”范周说,“一个园区的综合配套的平台要完善,园区之所以能够很好地发展,就是有综合配套的平台。园区区别于一家一户的小作坊是有大平台支撑的。我们现在园区的建设其中对平台的建设应引起园区的主管部门的重视。”
    
    范周认为,许多地方的园区数量看起来是很喜人的,但真正有竞争力的东西很少。就像中国的动漫企业,不完全统计有5、6千家,日本的动漫企业只有1千多家。但两个国家的动漫企业带来的动漫企业的效应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所以我们在抓数量的同时要抓质量,特别是园区的质量是关乎到产业发展健康的重要保障。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