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呼唤文化自觉 湖南文化产业:不拘一格用人才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时代呼唤文化自觉 湖南文化产业:不拘一格用人才

2010年12月22日 10:02   来源:光明日报   张玉玲 李慧 李金桀
  与梅帅元到全国各地播撒创意不同的是,湖南琴岛文化娱乐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德华驻守长沙,用17年时间,把一个创意变成传奇――17年前,一个“歌厅”的创意,引发了琴岛歌厅一票难求的演艺传奇;今天,长沙的歌厅,成了湖南人民的客厅,而余德华投资8000万元打造的全新歌舞秀,开启了新的传奇。

  从演艺文化起家的余德华认为,自己17年间都在追求完美,17年来,不断进取,不断发展,搬了三个地方,每个地方都有新起点。“我们没有把公司产生的利润据为己有,都是用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团队、整个人才获得培育,使他们在这里获得更大的发展与提高。”

  余德华用创意满足了湖南人的“歌厅”需求,而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凤凰古城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文智却用创意激活了山水,他用文化整合旅游,用两次飞跃天门山的大手笔,形象地阐述创意经济的效益;他对黄龙洞、凤凰古城等旅游资源的整合,为张家界的营销贡献良多。

  从1999年的《穿越森林》到2006年的《俄罗斯空军》到2009年的国际乡村音乐周,到今年的《阿凡达》、《张家界》和哈里路亚音乐季,叶文智说“我们每一次出手,没有一次是墨守成规的。”

  周文彰说: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告诉我们,文化产业从业者不一定要高高在上、故作高深,文化也只有跟土地相连、跟人心相连,才会具备最长久生命力;用创意在市场上求得发展,湖南文化产业人才有着自己的追求和标准,生怕自己的创意“不够绝”、“不够美”、“墨守成规”。

  “要有包容、宽容人才的胸怀”

  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怎样的政策环境,政府要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湖南的实践告诉我们,要不断推进文化产业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创新用人观念机制,创造用人不惟背景、不惟学历、不惟年龄、不惟专业,只惟才干、只惟实践的氛围。

  “整个湖南文化市场环境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比较良好的环境,特别是政府作用的发挥,包括政府的容忍是特别重要的。”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在十几年前,就看到了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宽容氛围。“我记得十几年以前围绕着湖南的歌厅现象,我们在湖南召开了现场会,企图推广湖南歌厅发展的经验,但是做了三年以后没有成功,除了湖南以外,别的地方都没有成功……”

  “文化本身就是人化,以人化文、再以文化人,然后再回来化文,所以人和文化生生不息,文化就是要创造。湖南要进一步发展,要有宽容、纵容的胸怀和贡献,让所有的奇奇怪怪的人物都出来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大浪淘沙,一定会淘出金子来。”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原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郑佳明对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出新的建议。

  具有“湖南第一知性主持人”美誉的郑佳明认为,以往人才起了很多“高峰”,但是没有形成“高地”,没有形成一个高的平台。如何从观念上、体制上、机制上使人才产生更加可持续、更加协调、更加平衡,使人才真正成为推动湖南文化产业及其他方面发展的原创动力,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激扬特长,激发潜质,宽容缺点,宽许失误。”湖南新闻出版业领军人物龚曙光用实际行动搭建一个让人才发挥所长的平台。在人才问题上,他给自己的定位――“不是园丁,而是一个寻找种子,把它播撒到天涯海角的飞人,我更愿意为在高山悬崖之上的栋梁之材呼风唤雨”。

  周文彰总结道,“用”人才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是要把人才放到合适的岗位,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给他们舞台。第二是为人才创造发挥作用的条件,把他放到舞台上去,给他机会而不给条件,可能也是花架子,给什么条件?给权力、给人财物、给政策、给鼓励,还要允许犯错误,当他们犯下错误的时候、产生问题的时候还要为他们作后盾、为他们解围、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干事业的氛围。三是给人才相应的报酬和待遇。讲贡献,一时可以,长久不行,少数人可以,多数人不行。根据他的业绩和贡献做到以价值体现价值,以财富回报财富。

  “时代呼唤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湖南既是文化大省,也是文化强省。湖南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底蕴,让我们感受到文化复兴和觉醒的力量。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