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哲:电影的遗憾是体裁的限制和平台局限

2011年07月08日 14:5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8日讯(记者 张晓晔) 7月8日上午,电影《建党伟业》的编剧董哲做客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给我们讲述这部恢宏的史诗大片背后的故事。 点击进入访谈专题>>>>>

 

 

电影《建党伟业》的编剧董哲做客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王笑/摄

 

 

7月8日下午,电影《建党伟业》的编剧董哲(右)做客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 王笑/摄

   

    董哲表示在《建党伟业》整个片子里面,人物辜鸿铭的塑造是他比较满意的,其次还有蔡锷,陈独秀,胡适,毛泽东和袁世凯,朱德。  他认为,一部电影里必然有能够照顾到的和照顾不到地方,每部电影都有它的遗憾,主要表现在,还有很多非常精彩的东西,但是一部电影的平台就这么大,时间和空间就这么大,只能展示这些东西,如果要再多展示一些东西,就要从里面挤出去一部分。董哲认为,这一方面是电影体裁的限制,一方面是拍片的问题。一部三个小时的电影,院线会第一时间就把你刷了,作为创作者来讲,巴不得节奏更快,时长更长,这样能表达得更充分,但是实际上一部电影拍出来三个半小时,除非是《指环王》,否则院线第一时间就把你刷掉了。

 

    关于塑造经典台词的问题,董哲认为,在电影里很难做到每一句台词本身都是包袱,就算是说相声,也不可能从上台就抖包袱,之前要有起承转合,包袱出来才有效果。但是这部电影可能每个演员只有这一句台词抖这一个包袱的时间,所以这句台词,可能有的台词对于这个演员来讲,原本是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东西,但是篇幅限制,他只能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完成了电影的逻辑需要,他就出画了,可能就只有这么一个闪现。还有的演员拍完整场戏都没有保留下来。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