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文物专家权威受质疑 文物鉴定师岂能自封

2011年06月30日 13:46   来源:中国经济网   

 

    首都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国家级资深陶瓷鉴定专家;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会长、专家委员张宁  王耀峰/摄

 

 

    首都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国家级资深陶瓷鉴定专家;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会长、专家委员张宁做客文化名人访  王耀峰/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30日讯(记者王婉莹)  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杂象丛生,虚假鉴定、人为假拍、拍假,骗取前期服务费等状况频出。本期“文化名人访”请到首都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国家级资深陶瓷鉴定专家、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会长、专家委员张宁,谈文物鉴定与业界之惑。 >>>点击进入访谈专题页面 

 

    在谈到文物专家的级别和权威性由谁来鉴定的时候,张宁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文物市场不规范,也包括鉴定家不规范。

    会计有会计师证,资质都是国家认可的;文物研究员是国家文物局认可的,是一级一级评选出来的。唯独中国的文物鉴定师都是自封的。鉴定师没有合法的身份、没有权威机构的考核、认证。就形成了鉴定师很多,有比较权威的鉴定师或者是职业道德比较好的鉴定师,也有滥竽充数、自我标榜的鉴定师。在这种情况下,对文物的鉴定就出现了很大的风险。

    个别的鉴定工作者出于对金钱的诱惑,明明不是文物,故意说成是官窑以此来骗取不义之财。这种现象在目前的鉴定市场上、文物市场上都是客观存在的。鉴定师的作用很重要、这个岗位也很重要,而恰恰在这一方面,法律上的缺失、道德上的缺失就形成拍卖市场、文物市场、交易市场的混乱现象,使得许多收藏者有损失。

    “假拍”和“拍假”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事。所谓的“假拍”,实际上拍卖的效果没有那么突出、明显,但宣传成成交几十个亿,80%的成交都完成了。过去在拍卖市场有“托儿”一说,也就是自己拍自己的,表面上是成交量有了,但实际上是假拍了。

    “拍假”,就是以假乱真,赝品为真品。二者都是拍卖市场上存在的弊端,应该在今后的拍卖市场上加以避免。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