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走进“公众时代” 在网络中寻求更大空间

2018年02月08日 08:22    来源:人民日报    何苏六 韩飞

  原标题:中国纪录片走进“公众时代”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沿着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的轨迹砥砺前行,政治属性和产品属性呈现融溶之势,由事业向产业转轨的趋势进一步明晰。无论产业政策环境还是社会需求,都为中国纪录片提供了大有可为的条件。

  纵观近期,政策红利进一步催生市场红利;市场主体更加多元;纪录片重回电视媒体主流时段;互联网和电影院线作为一种平台和创新驱动力量已经真正发力,并初见效益;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传播、政治传播领域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验证;在类型化、话语创新、营销创新、跨界探索等方面也取得进一步成果,逐步改变“叫好不叫座”的困局,大大增强了大众文化产品的属性。

  中国纪录片的“公众时代”已然到来。从一系列十九大献礼片引发的集群效应,到《二十二》火爆院线,《寻找手艺》《如果国宝会说话》成为“新晋网红”……中国纪录片制造一个又一个热点话题,呈现一派充满活力的新气象。

  建构主流意识形态

  十九大前后,央视集中播出了一批符合时代主旋律的电视纪录片, 如引起广泛热议的《将改革进行到底》《巡视利剑》《大国外交》《辉煌中国》《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等,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为党的十九大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017年的政论类纪录片,大多拥有历史高度和思想高位,淡化说教,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案例、细节描摹、数据支持和多维人物的采访,让观点更具信服力。对于真实感的创新性建构,让这类片子在承载主流意识形态表达时拥有了千钧之力。

  纪录片在大型媒介事件中的高频参与和议程设置功能,以及它取得的传播效果,形象昭示纪录片不仅是人类生存之镜,更是铿锵有力的锤子。新时代,纪录片在政治传播中的潜力将被进一步发掘和释放。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在这些政治大年,无论主流意识形态建构还是为时代留下影像注脚,纪录片必然不会缺席。

  互鉴多元文明

  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世界渴望进一步了解中国。纪录片强烈的真实性和较低的文化折扣,使其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抓手。

  十九大召开前夕,由美国探索频道出品的《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在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首播,覆盖37个国家和地区的逾2亿收视户。不少国际受众通过纪录片认识到中国现代化发展成就,改变对中国的认知。

  2014年,纪录片《玄奘之路》被作为国礼送给印度总理莫迪。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中美合拍纪录片《鸟瞰中国》在两国同期播出。2016年,央视推出的纪录片《一带一路》,翻译成十几种外语在境外播出。纪录片正成为文明交流互鉴和国家战略传播的重要媒介。

  前不久的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收到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个“中国元素”纪录片制作报名方案,许多国外纪录片机构和买家对中国故事尤其是反映中国社会当下深层境况的现实题材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随着国家对国际传播建设的整体设计,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中国纪录片将日益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势能,不断有大制作进入国际化制作和传播的通道,在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中扮演更加重要和独特的角色。在可预见的将来,此类纪录片或将迎来一个爆发期。

  院线市场崛起新力量

  2017年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纪录电影《二十二》斩获1.7亿元票房。被称作电影“穷兄弟”的纪录片,终于在院线市场崭露头角。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一路高歌猛进,但电影市场多样化产品的有效供给始终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块短板。《二十二》《冈仁波齐》等艺术片的良好市场表现,折射中国电影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成为市场健康成长的有力表征。

  纪录电影作为诸多电影产品种类的一种,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认知、教育功能和娱乐价值,理应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产品图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5年上映的《喜马拉雅天梯》《我的诗篇》,到2016年的《我们诞生在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再到2017年《摇摇晃晃的人间》《重返狼群》《二十二》等,纪录片成为院线市场崛起的一支新力量。

  2017年,中国共有44部纪录电影产出,比2016年增长37.5%。纪录电影这股电影市场的清流正在积累自身的势能。纪录电影市场的崛起需要更加完善成熟包容的院线发行放映机制,以鼓励更多商业属性不强但类型丰富的电影产品与观众见面;需要制片主体具有更加强烈的市场意识,将市场因素前置到纪录电影策划阶段;需要更具针对性和创新性的发行营销;观众对于纪录电影的认知与观赏习惯培育也十分必要。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纪录片的影院观看”会成为一种新常态,成为纪录片产业板块的重要一极。

  在网络中寻求更大空间

  在新媒体时代,纪录片放下过去高冷的身段,在互联网社交平台成为网络议题,成功打入青少年喜爱的弹幕网站。

  继《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社交媒体与弹幕视频网站“意外走红”,《寻找手艺》成为B站“网红”。B站的相关数据显示,该片自2017年4月开始投放以来,共被点击播放99万次,弹幕6.1万条,超过11万人收藏。

  《我在故宫修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寻找手艺》这类纪录片火爆互联网,与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探索创新密不可分。这种创新包括更具网感、贴近年轻受众的语态探索与本体调试;类型创新,比如微纪录形态产品的崛起;网络营销手段的运用等。网络纪录片越来越回归纪录影像本初的追求,尊重过程和本真,回归人性。不少在网络爆红的纪录片积极开发自身的IP价值,在产业链衍生方面积极探索,助推产业发展。

  除了“小而美”的纪录片,主流纪录大片同样走红网络。这类片子一般在电视媒体首播,在网络引爆话题,进而引发用户在新媒体的回流观看。

  2017年,“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将“最具社会影响力作品奖”授予《永远在路上》。这类作品的成功昭示,纪录片不仅具有记录历史和时代的价值,而且具有“烛照”现实的镜鉴作用。2017年推出的《巡视利剑》,把中国共产党反腐的决心展现得深入人心,引发网络一片好评。

  纪录片的长尾效应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但头部内容在当下依然会贡献绝对流量。例如BBC出品的《地球脉动2》在腾讯视频取得2.4亿播放量;《蓝色星球2》达到2.3亿,已经超过不少综艺节目、影视剧。当广告营收不足以抵消这类稀缺性产品高昂的版权成本时,会员和付费观看成为优质纪录片新媒体传播的新模式。

  在版权大战和成本哄抬后,新媒体不再局限于只做纪录片的传播渠道,一些视频平台开始摸索网生纪录片自制出品。如优酷出品的反映诗人余秀华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在国内外赢得了较高声誉。同样由优酷、知了青年出品的《了不起的匠人》系列,采用边拍边播、边看边卖的方式,挑战了传统生产和消费模式,显示出网生纪录片的生产和运营弹性。

  未来,互联网将成为纪录片生产传播的重要主体和创新驱动力量,同时是纪录片产业新型商业模式探索的重要场域。

  中国纪录片的快速成长有目共睹。相对于成熟的纪录片产业体系,我们仍然任重道远。社会现实类题材精品力作缺席,产业链本身尚不健全,商业模式有待探索,产业数据收集困难、资金匮乏、人才短缺、传播效果缺乏科学评估等问题,依然是制约中国纪录片发展的诸多因素。

  纪录片是时代的晴雨表。新时代,纪录片应有新作为。创新利用纪录片的特性和优势,为人民书写影像史记,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发掘纪录片的产品属性,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节点,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作为思想和文化的承载媒介,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这是中国纪录片在新时代的可为之处,也是发展方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