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救援》首映引发专家讨论 中国科幻电影不该缺席

2018年01月10日 14:28    来源: 今晚报     丁晓晨

  原标题:俄罗斯影片《太空救援》首映引发专家讨论

  中国科幻电影不该缺席

  “今天的科幻就是明天的科技。2018年,长征五号发射、嫦娥四号探月、北斗卫星组网,35次发射次数将创历史新高,我们的科幻片能不能想办法跟上这个节奏?”昨天,观看完开年首部太空灾难片《太空救援》首映之后,来自科幻、航空、科技、军事、电影等领域的专家开启脑洞,讨论起了这个问题。

  惊心动魄的太空之旅

  1982年4月19日,“礼炮七号”作为苏联“礼炮系列空间站”的“收官之作”发射升空,1985年2月11日“礼炮七号”与地面控制中心失联,后果无法预计,工程师维克托·阿约金和退役航天员弗拉基米尔·费奥多罗夫临危受命,肩负起了这项惊心动魄的太空维修任务……暗黑的宇宙浩瀚无声,异度空间唯有星轨流转,影片高超的特效技术和酷炫的3D影像让人身临其境,观众仿佛与航天员共同搭乘联盟号T-13领略华美太空静默的独特魅力,共赴一场起伏跌宕、分秒必争的太空惊魂之旅。

  过去,太空题材电影长期被好莱坞所把持,如《地心引力》《火星救援》及正在上映的《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等,在这一领域形成了覆盖全球的影响力,而《太空救援》则以自身的成功为业界提供了太空片的另外一种可能。比如说,在真实场景的还原和细节的刻画方面,《太空救援》表现出了不逊色于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水平,这一切正是得益于俄罗斯在宇航领域的丰厚积累。

  航天英雄的牺牲精神

  首映礼现场的航空科普研究专家张智慧表示:“除了让人感受到真实感外,影片对于航天员及其家人的细腻展现也同样让人感动。航天员这种职业的特殊性,体现在对牺牲精神最本质、最基础的要求。通过《太空救援》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进军太空的事业中,航天员们所折射出来的英雄力量和精神的光芒,他们鼓舞着人类一步一步去向太空深处。我从事载人航天工作十多年,接触了很多航天员和他们的家人,影片中那些航天员和他们的家人之间朴实的对话和情感处理,更加细致地展现了在航天员的背后,他们的家人所付出的不为我们所知的代价。”

  为中国科幻片“开药方”

  随着讨论的进一步热烈,与会专家和学者也忍不住为中国科幻电影开起了药方。学者曾念群认为:“在科幻创作领域我们算是刚刚起步,科幻创作在中国电影领域基本上是缺席的。科幻有时候甚至可以引领科技的发展,在世界科幻史上曾经很多的幻想后来都成为现实,科幻创作领域应该是跟科技发展同步的,这是我们生产力的一个代表,所以中国科幻电影不应该缺席。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顶级太空技术能力的国家之一,学界也不乏好的科幻IP,然而我国却一直缺乏优质的科幻电影。我认为每一个中国科幻电影人都该好好看看这部大片!”

  在交流中,与会专家达成共识,中国科幻电影必须“软硬兼施”,科技是硬道理,科幻不等于幻想,必须与现实接壤,有足够的科学素养,影片才能有质感,才能真正征服观众,这不是单纯特效可以解决的。“文化是软实力,科幻电影要讲中国人的故事,融合中国的文化,找到中国人骨子里的英雄情结,这是另一个层面的文化自信,也是中国科幻电影真正意义上迎来科幻电影元年的必由之路。”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