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力争达到与迪士尼同数量级"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力争达到与迪士尼同数量级"

2011年03月23日 10:23   来源:南京日报   

    在不久前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2010年全国电视动画片制作发行情况中,深圳以16393分钟的产量排名全国第四,深圳原创动画企业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则以12818分钟的产量荣获全国十大动画生产企业亚军,同时摘取全国产量增幅之冠。


    这是华强自2008年生产动画以来,以两年时间的快速发展所创造的成绩。在这份成绩单背后,华强创新流程生产方式,以及积极打造高质量、规模化的数字动漫产品的特色发展模式凸显出来。


    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文化+科技”的力量不仅使得华强集团成为领域里的明星企业,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道路———通过不断创新与探索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的文化科技产业发展新道路,打造出一条“创意”、“研究”、“生产”、“销售”一体化的新型文化科技产业链,制定了产业“规模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使企业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力军。


    今日的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是中国大型文化产业企业中,唯一一家产业内容覆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影视娱乐”、“网络媒体”、“文化消费品”五大领域,几乎覆盖当今文化创意产业的主要领域。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李明充满信心的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快速成为文化+科技的典型龙头企业,并代表中国进入国际市竞争”。


    文化与科技相结合为契机


    位于南山科技园的华强大厦,看似与左右钢筋水泥建筑无异,一个充满童趣的欢乐世界出现在记者眼前,这是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的展示厅,厅内模拟的是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旗下方特欢乐世界的布置,4D展示厅、海螺湾、玩具、文具等副产品展示柜一应俱全。


    在环幕4D电影展示厅,记者带上立体眼镜观看了华强推出的中国第一部巨幕立体电影《生命之光》。约20分钟的电影里,生命的起源被娓娓道来,画面中各种动物逼真的形象、动作和表情配合着厅内喷雾、震动等各种效果,让观影者犹如在浩瀚的宇宙中从头经历了一回。


    工作人员介绍,在展示厅的屏幕其实与山东泰山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推出的巨幕立体影院相比要小得多。“山东方特欢乐世界的巨幕电影高达20多米,相当于9层楼的高度,比IMAX数字巨幕还大,看上去效果更加震撼”。


    集团大楼里的展厅虽小,却已连续几年作为深圳文博会的分会场,在文博会期间成为众多市民和专业卖家参观交流的场所,前来参观的人们从这里看到一个文化产业的成长壮大,也看到中国动漫企业走向世界的实力和信心。


    五大领域十一个专业方向,站在今日庞大的文化产业王国之下回望最初将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由来,李明笑言,私下讲当时是IT或者科技“被迫”寻找突破口和立足点的结果。


    30年前,在深圳着名的“华强北”,以电子制造为主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华强集团靠“前店后厂”、“三来一补”起家。依靠“代工”,华强集团尽管在国内电子业内小有名气、并占有了“一席之地”,但产品和市场都“身不由己”。


    事实上在当时,科技如何转化成生产力是大家都在思索的问题。“很多时候你有技术,但是并不一定就有产值。比如中科院,有很多先进技术,但是还是不能产业化,所以当时国家也提倡为科学技术寻找应用领域”,李明告诉记者,研究了好几年,在结合国内外市场分析,并对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进行推敲之后,华强集团发现,文化产业对科技的依赖最为薄弱,文化产业对科技的需求远大过其他产业,文化和科技的结合的可行性极强。


    2002年,华强自主研发的“180度环形银幕立体电影成像技术”取得了美国发明专利,“环幕4D影院”当年就闯进了海外市场。利用多年的IT产品研发经验和科技、人才资源,华强文化集团建成了世界领先的“全无纸化”二维动画片生产线,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等自动进行动漫创作,动画片生产的产量为传统模式的6-8倍,建立了大容量无间隙渲染阵列、国内唯一的70毫米电影胶片输出系统,实现了三维动画片、数字立体电影制作的产业化。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