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纲要》近日出台,其中第十篇着重论述《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规划中对文化的论述,有哪些新思路、新观点?规划中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距离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还有多远的距离?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于3月21日做客《文化会客厅》为网友第一时间详解我国文化产业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向。
在被问及这次“十二五”规划当中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时,金元浦所长表示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哄而上,没有顾忌到各个地区具体情况的现状。另外出现的问题,就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不清,带来了很大的疑惑。
如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我们也想知道,这次“十二五”规划当中,文化产业究竟面临的问题,包括我们有没有一些对策呢?
[金元浦]:当前,我觉得我们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还是有一些问题的。一个就是在发展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哄而上,没有顾忌到我们各个地区具体情况的现状。尤其是这些年来我们大家感受非常深的问题就是所谓“地产”,各个地方的地产商都想借助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建设来拿一块地,来解决这个问题。结果我们没有经过很好的需求调查研究,楼建起来了,说准备做文化创意产业。结果过了一些时候就变味了,变成其他的商店、售货的东西入驻在这里了,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另外出现的问题,就是我们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不清,带来了很大很大的疑惑。有叫文化产业的,上海还有叫创意产业,北京叫文化创意产业,香港叫文化与创意产业,台北、台湾叫文化创意产业、英国叫创意产业、美国叫版权产业,还有娱乐产业、日本叫感性产业,还有注意力经济,还有一些像体验经济、休闲经济、娱乐产业等等等等一大堆的概念都搅在一起,这个非常的混乱。
[金元浦]:我们要把这个理清楚有一定的好处,第一个我们国家在原来的分类基础上,国家统计局在中宣部的领导下做了一个分类,这就是9大类的分类叫核心层、相关层、外围层,这个已经执行了一段时间了。但是这个方式,它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间又有一点的滞后性。比如说奥运会有了,但是这个NBA很难与文化产业结合在一起,它进不了里面。旅游原来又有自己登记分类的系统。还有像我们特别熟悉的高新科技的、数字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相接壤的那一部分,大家也感到很困难。
[金元浦]:在北京就叫文化创意产业,所以我们就探讨这个问题。为什么北京叫文化创意产业?我们看到文化产业,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总体的一般概念。这个在80年代从英国到世界各国大家都知道叫文化产业,现在叫文化经济,也有一部分人还有更广泛的一些提法。这些提法到后来在布莱尔上台的时候,他提出“创意经济”的时候,或者是“创意产业”的时候,实际上有一个飞跃。这个飞跃就是文化产业按照原来的那样一个模式发展,到新的时期有一个大的突破。这个是英国提出“创意产业”的时候,他是把这个产业放在新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把个人的设计家、作家、艺术家、策划家,这些人的创造力发挥出来。他们成为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的能动的力量。
[金元浦]:所以创意产业这个概念中的创意,所谓“创意为王”,首先考虑到创意者。这个理念现在大家逐步认可,一种研究的结果认为当前世界上,有2%到3%的人,创造了90%以上的财富。这个理念和我们过去的看法是不一致的,但是也有事实的一些证明。比如说比尔盖茨,他在短短的十几、二十年时间成为世界首富,那和洛克菲勒的集团,三、四代人在那里努力。结果我们看到他一个人通过他自己对Windows的创造就获得了这么巨大的利益。
[金元浦]:最近扎克博格制造FaceBook,这个FaceBook的小老弟才26岁,前两天总统请他,让他作在旁边,扎克博格26岁就成了最年轻的巨富,也就才三四年的时间,当然他和比尔盖茨一样,又成了哈佛的第二个肄业生。那么他创造的是什么样的呢?如果说比尔盖茨在较长的时间里创造了500亿的神话,最近在俄罗斯等地方的投资是达到15亿,最近的市值是500多亿,这个使我们看到其实文化产业内也存在着产业结构的低端、中端和高端。
[金元浦]:这次《纲要》当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意思,就是要提升、改变文化产业的这种业态,要鼓励新生业态,鼓励新业态的这种发展,鼓励高端业态的发展。这就是我觉得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日益接近我们5%的可能性。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