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吾行急,不忘来拜祭;伟哉家中华,壮哉合作史。”这首小诗,是大连公路集团工作人员温德坤在参观
重庆特园中国
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后,有感而写下的。这样的留言,在该陈列馆有厚厚的几十册。
2004年3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决定,在重庆建立全国首个“
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2005年1月,“中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在渝正式挂牌。自2008年5月开馆以来,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已接待海内外参观者15万余人次。
整合统战资源 根据重庆市委关于基地建设指导思想的要求,重庆市委统战部对全市统战传统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在充分利用全市范围内与统一战线有着密切关系的陈列馆、展览馆、统战人士故(旧)居的基础上,先后挖掘整合统战教育景点80余处,建立起以特园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为龙头的统战传统教育联线和“以点带线,以线连片”的整体开发格局,形成了将统一战线传统教育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寓统一战线传统教育于参观旅游之中的良好格局,从而扩大了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的影响。
为充实丰富统战传统教育基地载体,重庆市成立了多党合作历史研究中心,组建了包括市级各民主党派和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重庆社会主义学院等理论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参加的理事会。
发挥综合功能 几年来,重庆市紧紧围绕“努力建设全国一流”的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以教育为主线、宣传为载体、培训为平台、研究为支撑的基地建设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条突显基地综合功能的创新之路,在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为发挥好基地的宣传功能,重庆市与中央统战部有关部门共同组织拍摄了《统战春秋——重庆见证的岁月》10集资料片,以丰富的史料全面生动地反映了重庆统一战线的历史;推出大型文献报告展演《我们共同走过的路》和《同心同行》文艺晚会,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与爱国民主人士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协商建国的历史。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将特园作为全国教学基地,组织10多班次300余名学员来渝学习,取得了良好效果。重庆还将参观考察统战传统教育基地景点纳入统一战线“三支队伍”培训体系之中,作为“课堂教学+参观考察+实地调研”分段式教学的第二课堂和各民主党派开展政治交接、过特殊组织生活的会场,创新了干部培训方式。
近年来,基地先后成功承办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战争胜利学术研讨会”和“中国民主党派历史研讨会”;与中央统战部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组织编写了《重庆与中国统一战线》丛书;汇编了《〈统战春秋——重庆见证的岁月〉历史图文集》等,丰富了理论研究成果。
弘扬统战文化 3月底,历时两年修建的“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将建成开馆。该馆建筑面积7981平方米,是原特园陈列馆的5.1倍,陈列馆由序厅,八个民主党派、全国
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历史展厅,共11个单元组成。馆内存有史实资料120余万字、历史资料图片1500余张。展出文物11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5件。同时,通过主题雕塑、场景复原、绘画以及多媒体等多种形式,极大地丰富了陈列馆的内涵,充分展示了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风雨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光辉历史和辉煌成就。
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范照兵说,“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的建成开馆,为重庆市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作用提供广阔的平台,重庆市结合统战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统战传统教育基地内核,着力打造全国统战文化高地和统战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市委统战部今年启动了“统战文化建设工程”,力争把基地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集宣传、培训、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党外人士教育机构,成为重庆统战文化的重要品牌。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