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jp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专题库 > 2021专题集 > 网络中国节之2021中秋节 > 中秋非遗民俗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秋假期,来赏非遗好戏

2021年09月18日 17:38    来源:长沙晚报    宁莎鸥

  中秋佳节哪里去?长沙市非遗馆看核雕赏湘绣是不错的选择。在这个周末,市非遗馆邀请了多位传承人,排演了多场精彩好戏,将为广大非遗粉丝送上一份中秋大礼。

  核雕是中国汉族民间微型雕刻工艺,以桃核、杏核、橄榄核等果核雕刻成工艺品,它以浮雕、圆雕、镂空雕为主,其总体艺术特色可概括为:精细入微,小巧玲珑。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罗成将带你一起领略核雕的魅力。

  湘绣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首创鬅毛针法,使湘绣狮、虎作品成为中国四大名绣中独有的形象标志特征。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蒲宇凤将穿针走线,带你进入湘绣的瑰丽世界。

  此外,长沙篆刻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旭平、靖港纸扎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万勇、民间剪纸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罗晴、长沙谜语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喻继贤等能工巧匠也将在市非遗馆与游客互动。

  本周末至下周,市非遗馆戏园也将上演连场好戏,等你来赏。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