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建档:意在保护重在传承 数字化是未来方向

2012年01月09日 11:0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洛阳日报
    我市“非遗”保护的现状如何?如何才能将它们更好地传承下去?近日,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的部分专家。

    “四级”保护体系初步建立

    昨日上午,在位于中州中路的市群众艺术馆,我们看到,一楼西侧展厅以实物和图片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示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果。

    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张雷介绍,2006年,我市下发了《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我市“非遗”保护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市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2006年开始,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工作正式启动。目前,15个县(市)区均已建立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组织开展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各项工作,包括普查、名录体系建设、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等。

    “目前,我市已公布了三批共计111个市级项目。”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有102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人,988个县级“非遗”项目,226个县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另外,我市现有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个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44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5个。

    该负责人表示,我市已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

    “非遗”保护面临最大考验:后继乏人

    那么,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状况如何呢?

    “不容乐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褚书智说,后继乏人是我国“非遗”传承的突出难题,也是我市“非遗”保护面临的最大考验。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人类文化生态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老的手工艺技能受到较大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有的甚至濒临消亡。

    褚书智的担忧,也正是那些仍在继续为传统民间艺术坚持和努力的民间艺人们所最为关心的。

    7日上午,我们在周王城广场看到,几位老人正在表演河洛大鼓。“你也看到了,观众寥寥无几,而且大多是中老年人。”据一位老人回忆,以前,每逢农闲时节,他到市周边村镇表演,村民争相观看,场场爆满。可如今,愿意听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在观众流失的同时,最令艺人们担忧的还是人才的缺乏。“听河洛大鼓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愿意学说河洛大鼓的年轻人更少。”一位老艺人告诉我们,他今年60多岁了,由于担心手艺失传,曾多次劝说儿子学习说唱河洛大鼓,可得到的回答是:“你那手艺又不挣钱,我们学它干啥?”

    后继无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大瓶颈,其结果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去世了,技艺就消失了。

    走出去,才能发扬光大

    “‘非遗’保护,让更多人认识它是关键。”市历史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员张纯检说,作为十三朝古都,我市有着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坊间流传的民间音乐、舞蹈、戏曲以及民间美术、手工技艺、民俗等,“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是民族之魂,城市之根”。

    “放进博物馆是‘保护’,但让它重新走进老百姓生活,让更多的人接受它,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葆青春。”张纯检说,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我市在群众艺术馆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它承载了收藏、展示、研究、传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职能,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场所。

    如果脱离了生存的土壤,展厅里“非遗”仅仅是标本。“走出去,才能发扬光大。”褚书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死本本,而是活在人身上的民俗技艺。只有走出去,重新唤醒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价值,激活其内在生命力,传承者才会有积极性把它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焕发自身的青春和活力。

    “编辑出版洛阳曲艺志也是当务之急。”褚书智说,民间曲艺最大的特点就是口耳相传,这也就影响了其传播的范围。如果能有一本详细介绍我市曲艺的专著问世,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有裨益。

    “数字化”将是未来的方向

    2011年11月,洛阳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被正式评为“河南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正在编撰之中,预计今年10月前完成。“建设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维护河洛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说。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2011年7月,文化部确定了建设“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程”的战略,将此工程纳入《“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旨在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据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科学归类与管理,以数字化的各种信息为内容,以分布式海量资源库群为支撑,以智能图文音像检索技术为手段的信息服务形态,达到记录、保存、传承、传播、利用、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该工程将于今年5月正式进入建设期。”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文化资源大市,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是我市“非遗”保护工作未来的方向之一。(记者姜春晖通讯员栾海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