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里面蕴藏着体贴
招牌新颖,方式多样,操作灵活
小剧场话剧与其他艺术一样,也是有亏有赚,票房低的时候照样送票。但小剧场话剧的亏损都是制作方自己承担,国有院团还有背后的支撑,而民营剧社就只能靠自己的本事了。尽管亏损,他们也不能降低票价,因为原本票价就不高,再降就超过底线了。面对无情的市场,他们不得不想方设法,使尽浑身解数,以保证票房。
紧跟社会热点,反映眼前问题,是小剧场话剧吸引观众的基本招数,房价、就业、婚姻、教育、医疗,都是他们目前的题材。只有这样的题材才可能维持那些小剧场固定观众的兴致。题材首先要有市场号召力,号召力的成功在戏名,戏名一成功,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恋爱的犀牛》、《今夜和谁去浪漫》、《办公室有鬼》、《过年过的是寂寞》、《蚁族的幸福生活》、《爱上潮人女主播》、《笑过哭过别错过》、《爱你就要背靠背》、《天使为啥来我家》、《糖生要娶白骨精》、《签了合同你别跑》,这一个个戏名,任谁都会想一探究竟。
想吸引市民,“俗”在所难免,但又不能低俗、庸俗,这就要看制作方和导演的把握了。上海话剧中心不走过度娱乐路线,他们不但演原创,还从海外引进版权,在“悬疑”、“喜剧”上下功夫,用这样的方式反映热点。但大多民营剧社没有他们的实力,所以,一些剧目对观众趣味过于迎合,也招致非议和质疑。雷子乐笑工厂的出品人兼总导演张成晓勇说,他们已有25部紧跟城市主题的原创作品问世,每次都是先从网络搜寻人们关心的热点,再由几位主创寻找素材,最后“侃”出剧情结构,而且以为市民生活“减压”的名义出现。看了他们演出的《东直门天天向上》,你会发现,他们与观众的密切互动还不只是演出期间,演出后的真情告白才是许多观众热捧他们的原因。所谓真情告白,就是演出后请自告奋勇的观众上台对自己所爱的人讲出一番动情的话,这种煽情方式已经进行了上千场,很多观众就是为了“告白”才走进剧场。
如今每个小剧场都有自己的营销方式,比如学生票、情侣票、亲情票等,折扣都很大,雷子乐笑工厂还在每场演出后宣布,现在如果预定下一个剧目的票,可以五折优惠。他们与许多商家合作,向观众赠送商家提供的奖品,既为别人做广告,也为自己招徕了观众。团购也是目前小剧场的促销方法,团购票价的确很低,大约二三十元,但褒贬不一。有的剧社坚决不参加团购,认为如此这般会损害制作方,让原已低廉的票价更加雪上加霜;有的就认为这不失为一种吸引观众的手段。雷子乐笑工厂靠团购卖出上万张票,确实保住了自己的市场,不过,他们也规定,每月每位观众只能有一次这样的机会。
面向市场需各方支持
热爱话剧,扶植话剧,信任话剧
小剧场话剧离产业相距十万八千里,连商业利润都谈不上,所以不像影视,全国和各城市都缺少票房统计,上座率也只是个大概,虽说小剧场是一个彻底进入市场的艺术表演,但目前仅靠市场还难以维持。
别看雷子乐笑工厂如今是北京经营比较顺利的小剧场话剧社,其实也曾多次面临困境。创办人是两位热爱话剧的青年,“卖房卖车做话剧”对他们而言,已经是家常便饭。2009年7月,他们在北京八一剧场演出的票房随着行业的低迷一落千丈,而“工体雷剧场”装修又用尽了房产抵押的贷款,加上演出后整体市场不景气,几近破产,只得卖掉私车发工资。别人问他们为什么还要做小剧场话剧,他们回答:热爱。
天津的小剧场话剧去年才起步,曹禺剧院作为基地一诞生就演了4部戏,观众不少,欣赏热情也很高,可是没赚钱。有人问总经理高贺松,现在全国小剧场话剧已经不热了,你们怎么才开始,他说:我们就是喜欢。
北京繁星戏剧村集制作、演出、创作、展示、餐饮于一体,由几位学戏剧的青年人创办,他们演了4部戏,还是赔了200万,但他们依然如醉如痴。
上海雨人剧社坚持到现在,只能做到收支相抵,略有盈余,这样的生意还能继续吗?邵洁没有后悔,他说,谁让我们热爱戏剧呢!
正是这些小剧场话剧的坚守者,才让都市里出现了一片供市民低消费的文化乐土。另外,各地主管部门近些年为了繁荣城市和社区文化生活,也推出了许多对小剧场话剧的扶植计划,制定了相关措施,仅雷子乐笑工厂在2010年就得到北京海淀区、东城区等有关部门以各种名义奖励的80万元。张健介绍,北京市文化局对小剧场话剧的扶植和规范是靠资金注入体现的,只要健康而有价值的作品,文化局通过审核后就会承担制作费的35%,至今已经支持了40部。
在政府的支持下,许多企业也在看好小剧场话剧,他们用定制、包场等方式,将这一艺术形式纳入企业文化之中。因为形式亲近,所以企业很信任这种小话剧为员工带来的亲和力。雷子乐笑工厂一共为企业创作了三台作品。
小剧场还不是产业,但市场化最强,也是城市文化消费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在那份不高的票价里面,可以看出都市文化的需求,看到文化市场的真实供需关系,还有艺术人的甜酸苦辣。就如张健所说,北京有那么多“北漂”,他们要吃要住要表演,要求又不高,小剧场话剧不但为白领提供了文化消费的场所,也为这样的群体提供了衣食和表演的机会,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讲,小剧场话剧都是城市生活的需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