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造势+高额利息”
据检方通报,大公博物馆深圳办事处自去年5月开始,在深圳及其省内旅游城市举办各种各样的游艺活动,向不明真相前来参加的群众宣传造势,介绍大公博物馆准备在全国各地进行文物拍卖及进行二期开发等项目,展现了大公博物馆的“雄厚实力”,让人相信这是一项“稳定的、稳妥的、可靠的投资项目”。
对一年25%以上的高额利息,许多人争相投资,而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他们许多人把自己毕生的积蓄都拿了出来投入大公博物馆。
原来是个皮包公司
许多被害人没有收到大公博物馆约定的“高额利息”,不禁让投资者心生疑虑,这才报案。真相渐渐被揭露,原来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大公博物馆后,51%的资金用于业务人员“拓展业务”,继续发展客户,吃喝玩乐,剩余49%的资金则用于归还前期客户的本息及王某的提成等。
原来,大公博物馆在山东莱芜市根本没有固定的场所,更别说价值连城的文物了。由于大公博物馆深圳办事处入不敷出,应当归还客户的本息越滚越大,许多投资者的投资都血本无归。
近日,深圳市福田区检察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批准逮捕莱芜市大公博物馆深圳办事处负责人王某。经调查,该办事处向约300人非法吸收存款约1000万元,其中王某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09万元,王某从中获得5%的提成共计50731元。该案部分涉案人员仍在逃。
投资要慎重
有老人投资高达200万元
这一陷阱让超过300人上当受骗,其中不少还是老人,有的老人投资甚至高达200万元。检察机关提醒市民,天下没有掉馅饼的好事情,在面对如此背景“雄厚”的投资项目时,一定要调查清楚,核实相关的资料、信息。
受骗者经历:都是“免费”惹的祸
“免费”参观博物馆
“免费”到各地旅游
55岁的受害者林奶奶介绍,今年5月下旬,她在一家超市门口领到一张大公博物馆深圳办事处(下简称“办事处”)的免费参观券,办事处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深南大道2008号中国凤凰大厦一栋24C,据说去参观有免费的奖品。在办事处里,她们看到了一些瓷器等物品,据工作人员说每一件都价值连城,工作人员还告诉老人,这一次主要是因为博物馆名下两座铜矿要开采,急需资金,因此向民间募资,大公博物馆可以保证投资客获得一年高达25%的高息回报。
林奶奶还说,他们还在办事处看到一段录像,“投资客”受到莱芜市当地的热情接待,除当地“政府官员”、“文化宣传部门”出面接待外,还有“警车”开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还组织他们到惠州、珠海、汕尾等地免费旅游参观。例如他们到河源,参观了万绿湖和桂山后,就到酒店休息,晚上工作人员召集他们开大会,现场鼓动他们投资,不少老人当场就掏钱了。
林奶奶说,与博物馆签订了借款合同之后,一开始她每月都收到1200多元的利息。然而到了12月,她去银行查账发现,当月的利息没有划入她的账号。随后,林奶奶赶到凤凰大厦其办公处,发现所谓的“大公博物馆深圳办事处”已经“人去楼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