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林:《狼图腾》跨文化改编 存在局外人的窘境

2016年04月22日 13: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杨晓林 中国经济网记者石昊鑫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1日讯(记者石昊鑫)16日,中国电影编剧高峰论坛在邵逸夫故乡浙江宁波召开。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编剧、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杨晓林在会上发表“《狼图腾》跨文化改编”的讲话。他表示,电影的跨文化制作存在着文化过滤和文化调和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移植文化的表现,必须对其有深切的体验和认真的研究。

  杨晓林在会上谈到,小说《狼图腾》它作为一个标志性的文化现象,从2004年开始出版之后地10年间国内再版150多次,被译作39种语言进入110个国家,连续6年蝉联文学图书畅销榜的前十名。电影《狼图腾》获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但申请奥斯卡奖却被退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编剧和导演的身份不合要求。就影片本身而言,也出现了“文化贫血”即文化表达苍白,甚至不正确的问题。作为一个电影,它存在这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来讲:

  一、主题表达偏离。

    二、角色演绎错位。

  三、叙事结构编译。

  《狼图腾》“文化贫血”的原因:

  这部表现蒙古文化的电影,却是一部由欧洲人主导的汉蒙混编团队的作品,不但蒙古人不占支配地位,而且对蒙古文化有研究或者深入了解的主创人员也几乎没有,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几乎是一部“盲人骑瞎马”式的作品,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由于没有对狼崇拜文化有精准的研究与把握,主创团队很难深入理解主人公对狼的那份复杂而深厚的情感,从完成的电影来看,他们几乎都是狼图腾文化的“局外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成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