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志君:中国电影不能用票房的"一俊"去遮"百丑"

2014年05月13日 16:1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韩志君在第二届中国电影编剧论坛上发言 中国经济网记者裴小阁/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4日讯 (记者邵希炜)5月10日,第二届中国电影编剧高峰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编剧韩志君以《中国编剧,让我们来一次伟大的文艺复兴》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当今中国电影出现用票房的“一俊”去遮艺术的“百丑”的情况。他希望,面对诱惑,中国电影人可以自尊、自爱和自省,还电影以精神,还电影以文化,还电影以艺术的高贵品格。

  上世纪末门可罗雀的电影院又重新热闹了起来,电影票房也在去年突破了200亿元,韩志君认为这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但他同时表示,在这些令人振奋的数字背后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大家研究。现在有些放映的电影,它的受众局限于一个特定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观众文化需求与精神需求偏低,娱乐需求偏高。而正是这样一个电影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一样,主宰者资本的流向和编剧、导演们的创作,也对造星运动和追星运动的轰轰烈烈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此外,现在还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一部影片只要票房上有所斩获,那么这部影片在艺术方面的不足和遗憾都会立刻被某些媒体和评论者描绘成“特色”,这个协会那个协会的各种奖项也接踵而至。

  韩志君认为,中国电影行业存在用票房的“一俊”去遮艺术的“百丑”的情况。他表示,如果一个国家所制作的电影出现美学价值、认识价值被漠视,只有娱乐品格风光无限;如果叙事方式像影像造型、典型塑造以及时、光、色的运用等一切手段都无足轻重,只需要几张讨人换新的脸蛋就足够了,那么我们的灵魂一定是在喧哗与骚动当中迷失了。

  韩志君称,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后人眼中的历史,也是后人眼中的故事。他说:“如果我们现在用票房的‘一俊’去遮艺术的‘百丑’,再过十几年乃至数百年,当我们的子孙后代用历史研究者的目光来审视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的时候,就会发出轻蔑的笑声。如果我们在天有灵,一定会无地自容,一定会为当初我们的欺世和媚俗的行为追悔莫及”。

  韩志君表示,中国电影人,特别是生产一剧之本的编剧,绝对不能在摆脱了左的思想的桎梏后,又钻进金钱制成的镣铐当中。当今社会的影视圈已经成了大名利场和大淘金场。他说:“名与利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激励人向上,也足以诱人堕落。”他希望,面对诱惑,中国电影人需要自尊、自爱和自省,需要共同来一次伟大的文艺复兴,还电影以精神,还电影以文化,还电影以艺术的高贵品格。

  而实现中国电影界的文艺复兴,韩志君认为编剧责无旁贷,首当其冲,因为编剧是电影生产的源头,是从无之中创出有的人。编剧设计的蓝图决定未来影片的基本轮廓、基本形态和基本品格。他说,对于电影来说,好看是硬道理,让观众赏心悦目更是硬道理,这些都毫无异议;但好看并不意味着降低作品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品格:“好看又让观众赏心悦目,又不媚俗,才是上乘之作。”

  韩志君称,我们不排斥电影的娱乐性,因为娱乐是电影诸多品格中最为重要的品格,是其本质属性;我们也不排斥电影的商业性,按照经济学理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便没有价值,而预约人民的身心就是电影最重要的使用价值之所在。韩志君承认,凡是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作品,必有其存在的理由,但不能总是把眼睛死死盯在票房上,不能走娱乐至死的道路,把电影当做游乐场。

  如何把主旋律的影片写得更好看,如何把商业性很强的影片写得更艺术,如何把艺术影片从象牙之塔中解放出来,让它们更加具有市场的征服力,这是电影编剧所面临的三大课题。韩志君认为,在中国电影的伟大文艺复兴中,编剧应当成为先行官和生力军。

》》》点击查看第二届中国电影编剧高峰论坛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成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