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动漫成就公布 前行中的中国动漫产业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十一五"动漫成就公布 前行中的中国动漫产业

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颁奖系列活动在天津举行
2012年01月06日 09: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于帆

    优化动漫产业结构 提升动漫产业品质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  刘玉珠

    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动漫奖的设立和首届动漫奖的成功评选,是“十一五”以来动漫产业发展的一大成果,也是动漫界翘首以盼的一大喜事,必将更好地引导动漫产业发展,有利于中国动漫产业的提升与跨越。

    “十一五”以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推动和扶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经过动漫业界的不懈努力,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产业一系列的重大战略部署,尤其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大力发展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的最新精神给动漫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十二五”,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可谓是任重道远。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存在瓶颈问题

     2006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由文化部、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税务总局、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10个部门组成的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十一五”期间,各成员单位团结协作,制订出台政策措施,搭建平台,举办活动,直接有力地推动了动漫产业发展。在政府部门大力推动的同时,社会各界也高度关注动漫产业的发展,从资本到媒体,动漫产业都获益良多。“十一五”以来,在宏观政策和一系列鼓励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支持下,我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代工走向原创的转变,在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动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我国动漫产业产值从“十五”期末不足100亿元,到2010年达470.84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0%,动漫产品数量大幅增长,动漫产业链不断延伸,在盈利水平、产值规模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二是动漫企业不断壮大。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动漫企业规模在“十一五”初期仍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到“十一五”期末,涌现出一批成功上市的大型动漫企业,年收入过亿元的大型动漫企业达13家,动漫企业规模发展迅速。三是动漫生产传播模式实现创新。我国动漫产业在刚起步时,多以代工生产为主,“十一五”以来,原创动漫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了一批思想健康、题材多样、创意独特的原创动漫作品;动漫传播渠道不断拓展,初步形成了由电视、出版、网络、新媒体等构成的立体专业传播渠道。四是一批动漫产业重大项目成功实施。“十一五”以来,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在全国部分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包括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的建设,为区域乃至全国动漫产业发展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在看到我国动漫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动漫产业发展中还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等诸多问题,需要切实加以解决。

    首先,动漫产品质量不高,缺少有竞争力的品牌和形象。动漫产品的质量和动漫原创水平、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其次,动漫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我国现在有上万家动漫企业,但总体上还处在小、散、弱的状况,动漫企业盈利水平偏低,龙头企业比较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足。动漫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产业链不完整,漫画、新媒体动漫、动漫衍生品行业相对薄弱,上下游行业之间还未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动漫产业高端人才缺乏,特别是缺少创意策划和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动漫从业人员和在校生人数不少,但是创意策划和经营管理等高端人才比较匮乏,大专院校的动漫专业有待于加强,以适合于市场的需求。

    “十二五”时期,推动我国动漫产业提升和跨越发展的主要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关键时期,也是动漫产业发展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面对动漫产业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文化部将进一步明确思路、科学谋划、合理引导、注重实效,充分发挥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协调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不断提升动漫产业的品质效益、原创能力、品牌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动漫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动漫产业品质。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一批创作水准高、社会影响大、综合效益好的精品力作”。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的设立和评选,就是落实中央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今后,文化部将按照中央的要求,联合有关部门,继续开展动漫奖的评选工作,充分调动动漫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推出更多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十二五”期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部门将共同建设“国家动漫精品工程”,选择一批动漫精品和动漫创意,帮助企业进行市场推广、项目融资,支持原创动漫作品的创作生产,向社会明确传达政府的扶持导向,力求把数量的不断增长和质量效益显著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扶持骨干企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继续完善扶持政策,集中国家和地方优势资源打造动漫行业的旗舰企业,积极引导重点动漫企业更好地发挥行业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产业由量的增长到质的飞跃,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带动中小动漫企业同步发展和行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实施“中国动漫游戏海外推广计划”,推动动漫游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动漫游戏产品。

    同时,在全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能够解决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能体现政策导向的动漫产业项目,改善动漫企业经营环境,帮助动漫企业解决融资等瓶颈问题,引导企业加强管理,转变发展方式,打造完整、平衡的产业体系。

    (三)鼓励技术创新,提升动漫产业技术水平。

    动漫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积极利用信息产业发展的技术新趋势,推动动漫行业的技术创新。一方面支持动漫产业关键基础自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实现产业化。促进技术型企业与创作型企业的交流和互动,全面提升我国动漫行业的新技术应用能力和企业技术准备水平。另一方面加强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产业发展提供企业创业、创意生产、人才培养、产品推送、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等公共服务,为实现动漫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技术引领和保障。

    (四)发展动漫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端人才缺乏是动漫产业发展的一块短板,文化部将与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一起,按照市场需求和动漫产业发展趋势,完善动漫人才培养机制,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不同层次全面推进动漫人才培养。继续举办国家动漫人才高级研修班,充分发挥动漫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机构和单位的积极性,着力培养艺术创意、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等方向的专业动漫人才,为动漫产业的提升与跨越提供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

    希望通过本次中国动漫的提升与跨越高峰论坛,总结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探索动漫产业发展规律,分析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理清动漫产业发展思路,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使动漫成为给人梦想和快乐、传播知识和思想的重要载体,成为弘扬先进文化、主流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提供新型文化消费和文化服务的重要途径,成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力量。

    (本文系作者在“中国动漫的提升与跨越高峰论坛”上的主题发言)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