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教授演讲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教授演讲

2011年11月12日 15:48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教授演讲  中国经济网记者王婉莹/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2日讯  由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论坛”在北京歌华大厦隆重召开。论坛以“改革先行创新示范”为主题,设一个主论坛以及文化金融、艺术品交易、文化演艺、文化创意产业经验交流四个分论坛,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角度出发,搭建集聚区专业对话平台,探讨文化金融服务平台的搭建路径,解读艺术品交易产业现状及趋势,关注文化演艺产业发展前景,推介文化创意产业成功经验,探讨新形势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如何迎接机遇,更好发展。在下午的艺术品交易分论坛上中央财经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执行院长魏鹏举教授做了主题演讲。 点击进入直播专题地址>>>>>

 

    以下为现场嘉宾发言的文字实录:
    

    我来自中央财经大学,在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是他的灵魂,后来我去了以后,发现这个灵魂是不道德的灵魂,所以希望用艺术来拯救它。然后,我发现艺术不但没有拯救金融,反而让金融给招安了,艺术也变成了一个不道德的艺术。所以,我今天的主题是“艺术品金融化的歧路与出路”。

    前不久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他们号称要打倒金融走狗,中国人民现在也有这样的感慨。什么是金融化?金融化对于艺术品领域和这个市场有那些积极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有哪些消极的作用,甚至是挖坟墓的作用。所以在这个地方,我想先花一点时间对这个问题做一点分析。

    金融化,简单的说,就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业的精英对经济政策和经济结构的影响力日益深化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从宏观上来看,首先一个方面,经济与金融互相渗透融合、密不可分。原本的金融,主要是一种促进经济更好地循环发展,也就是说经济要素更好地流动、发展的这么一种润滑剂,或者流通物。当然,这种润滑剂和流通物由外在的东西逐渐渗透到经济里面,甚至鸠占鹊巢,已经成为经济最主要的内容了,二者的融合越来越密不可分。

    第二方面,金融日益关系化。什么意思呢?整个社会的机构与机构、人员的关系越来越表现为一种金融关系,大家拥有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而我们知道08年,美国开始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次贷,而这个就说明了穷人要提前消费大房子,所以就得提前借贷。还有一个方面,有钱人或者手里面有点钱的人就要买这种金融工具、金融产品,所以这是另外一种关系。因此,无论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都通过金融发生联系。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投资股票市场人数,在2002年,美国人投资股票市场人数的比例达到67%,也就是说每一百个美国人就有67个人会持有股票。中国现在没这么高,但是,如果说目前中国人拥有的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数量,我估计也差不多了。在发生亚洲金融危机的韩国,那个比例曾经更高,达到70%—80%。

    第三点,表现为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金融资产占社会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金融资产比在100年以前,在英国当时应该也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它大概占3%—3.5%左右,金融资产占他整个国民资产。但是现在,一般发达国家都达到了300%以上,也就是说他的金融资产远远超过了实际的工业资产,是他的3倍甚至更多,发生金融危机的地方,到了4、5倍。所以,因为金融资产带来虚拟资产过分膨胀。

    它的影响大概是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提升了金融部门相对于实体部门的重要性。目前,美国的金融业占GDP的25%,四分之一靠的是金融业。既然在GDP中占重要比重,但是对于实体部门来说,在经济政策的制定,一些重要的经济活动的安排方面,自然它就会有更大的话语权。也就是说,金融业已经绑架了整个国民经济,所以他只能让它繁荣,不能让它衰退,它可以赚全体国民的钱,但是全体国民还得养着它,这就是它的重要性带来的结果。

    第二个方面,将收入从实体部门转移到金融部门。美国金融业的利润占国民总利润的41%,而制造业目前不足15%。实际上这也就是说从事金融业,现在“占领华尔街”所说的,1%的拥有41%的财富,也就是说整个国家的利润41%是被他们拿走的。而实际上一个国家财富真正的创造者,归根到底还是靠实业。当然美国的情况稍有特殊就是在于,美国可以赚全世界人的钱,所以他的金融收益这部分不一定完全剥削美国的工人,他是剥削全世界的工人,剥削全世界人的血汗,所以他也这么高的利润。但是毋庸置疑的一点就是,金融业的收益越来越高,实业领域人的收入越来越低。

    第三方面,是创造金融超利益,加剧收入不平等,导致一般工人工资停滞。这其实是告诉所有人通过有技巧的资本运作,资本的增值一定会比GDP增长快很多。大家想想,金融资产、虚拟资产怎么可能比实体资产的增长更快?我们可以想像,美国或者全世界金融业,在新技术发生的时代,确实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它的作用体现为一个方面,通过风险投资,通过对创新的资助,使得美国的创新经济能够有非常快速的发展。而通过它的快速发展,通过它的财富的迅速增长,金融领域自然获得它应该有的比较高额的利润,但是这个收益远远低于它所带来的贡献。也就是说通过它的风险投资,通过它的创新资助,比如说电信业、互联网业迅速发展,带来的人民财富的增值远远大于金融业本身的收益,金融业的收益我们认为才是理所应当的。但是,现在整个金融业的收益已经远远超过了国民财富的增长。而且,它现在已经不是在推动这个财富的增长,而是抽丝剥茧。很多资金由于金融业编织的美好的故事,很多人愿意把钱放在这些金融精英手里玩转,他们无论亏还是赚,他们的钱不会说,因为他们赚取的是佣金。而且我运作一个亿、我运作十个亿,我的佣金是不一样的。我运作一个亿,佣金是一百万,运作十亿,我至少一千万甚至更多,而且这十亿亏了,我也赚了,当然我恐怕还能多赚钱。而这实体产业里面工人的收入,却得不到增长。所以,目前美国或者说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像马克思预言的那样阶级对立。

    第四,膨胀国家的债务风险加剧经济的风险。创造财富的许诺一定和膨胀你的债务相伴随的,比如说他告诉你你可以借钱买房子、借钱买艺术品。通过金融的运作,你现在借了10块钱,明年就变成了20块钱。实际上他现在造的这个财富的愿景,就会使得你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还是一个国家,他的债务不断地膨胀。所以,这是金融化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或者说讲了一个美好的故事,一定会带来的一个问题,他会制造财富,同时他会膨胀债务。次贷危机的结果是什么?比如说普通的大学生毕业了还没有找到工作,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就会告诉你,你来贷款吧,我给你的利息非常低,甚至可能没有利息,你借了就可以买房子。银行业或者说金融机构的这个指望是什么呢?自然是这个房子肯定不会跌,另外一方面,我们比如说借给一个刚刚工作的人,他一年下来辛辛苦苦赚的钱要还贷。所以,现在美国人到金融危机出现的时候,出现了什么情况呢?就是辛辛苦苦供房子供了十年了,但是这个房子一旦他还不起了,银行说对不起,你还不起贷了,所以我要没收你的房子。所以,工作了十年,分文没有,完完全全给银行打工,而最后房子还是银行的。所以,这也是目前所谓“占领华尔街”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膨胀债务风险,从国家大的层面来看,加剧了经济的风险。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精英对经济发展、经济政策的制定,他的影响越来越深入。

    具体到艺术品的金融化来看,必须看到它也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谨慎几个问题。有人说份额化交易跟艺术品没有关系,无论什么东西,一块石头、一辆自行车,或者一朵花放在那,自然也可以进行份额化交易,但是这个肯定不对,为什么不对呢?如果它不是一个艺术品,我估计没有哪个人傻到会去买这个东西。就是因为艺术品具有金融属性,所以大家才会去像傻子一样炒作这个东西。所以,这一点是不容质疑的,相对于很多其他产品艺术品是有这种金融属性,就像贵金属一样,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比贵金属的价值更大,贵金属是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而对艺术品来说,它是一种人类杰出精神创造的稀缺性。所以,人类社会越发展,其实对艺术品的需求就会越大,而杰出的艺术品从某种意义上只会少不会多,尤其是存量的杰出艺术品。

    第二方面,它有个长期的增值性,这是许多做投资品研究的人都会得出的结论。这个增值性实际上和我们整个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长期性有关系,也就是和艺术需求、文化需求的长期性有关系。社会越发展,实际上收入需求弹性最大的就是精神文化领域,人民收入增长的部分比较多的会用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但是这个方面的收入一旦降低,比较多的会拿出来的也是这个领域,这就是收入需求弹性。所以,整个经济增长的话,艺术品的长期增值性应该是比较稳定的,也是可以预期的。再一个方面,它有很高的流通性,一般的商品你一旦换一个地方,可能不一定愿意买,但是艺术品我们注意到,它在全球都可以流通。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李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