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突破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瓶颈" 建立创新机制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西沐:突破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瓶颈" 建立创新机制

2011年10月14日 14:53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题:我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战略分析

    ——西沐在首届中国文化艺术产业上海高峰论坛上的演讲稿
    作者:西沐

    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文化艺术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发育是文化艺术产业不断走向现代产业形态的重要推动力,是文化艺术产业与金融对接的基础与载体,而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与发育,则是关系到我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形成、发育与壮大的战略前提,可以说,重视并系统地深入研究艺术产业发展的有关理论及实践问题,是关乎民族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问题。

    一、世界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世界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趋势:

    1、从世界范围来看,发展中国家艺术金融产业市场成长迅速,带动了亚洲艺术品资本市场的比重在不断提高。从2004年开始,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艺术品消费比重处于不断提高的趋势中。因为受经济增长、富裕阶层迅速崛起以及收藏队伍不断扩大等因素的影响,亚洲市场仍将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在全球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和行业资源整合的步伐下,亚洲艺术金融市场将成为艺术经济产业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2、随着世界艺术中心多极化进程的深入,艺术金融产业全球化整合的步伐加快。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仍是艺术消费的中心。2006年以来,艺术品重点消费区域仍然集中在北美洲、欧洲和亚太地区。从全球的艺术品消费市场分析来看,目前,尽管主要的收藏队伍都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但从全球艺术品区域市场发展来看,未来,亚洲等国家的消费实力和发展规模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这一市场潜力不容忽视。从2009年以来的全球市场状况来看,来自于亚太、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的新收藏资本势力正在以燎原之势登上世界艺术的大舞台,并有可能主导未来的艺术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3、在艺术金融产业不断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端艺术品需求保持上升趋势。2006年以来,全球收藏家和投资者对艺术精品的迫切需求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这一趋势的背后,是艺术金融与资本对艺术品市场的需求和定位,艺术精品、高端作品更容易获得资本的追捧和青睐。由于高端艺术品受到资源、数量等因素的局限,未来,围绕这一市场的争夺将毫无疑问地愈演愈烈。

    4、世界艺术金融产业随着艺术品市场正在不断走出胶着状态,走向恢复性增长的趋势在显化。世界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复苏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得到体现:一是市场的信心不断恢复,作品的价格增长,特别是经典名作价格的上扬。同时,新人的优秀作品也引人注目。二是藏家的购买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萎缩后,近一段时间得到了释放;三是艺博会的人气及成交额恢复较快,增长幅度较大。四是拍卖市场表现可圈可点,特别是以北京——香港为轴线的亚洲市场,形势喜人。除了天价作品不断出笼外,成交的总规模也在不断上升,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显现了世界艺术品市场不断复苏并进入恢复性增长的一种趋势。今年上半年以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推动了艺术金融产业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使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增强了信心,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未涉足这一领域的新投资者的关注。

    5、中国艺术金融市场整合能力增强,以北京为中心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地位不断提升,中国艺术金融中心的建立已形成竞争态势。金融危机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艺术金融的整合能力迅速增强,在大中华圈为中心的推动下,再加上印度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兴起,特别是北京与香港的呼应,加快了亚洲艺术品市场复苏与整合的发展步伐,逐步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在国运的牵引与巨大消费能力的推动下,大中华圈的文化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同时,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与国际艺术品市场中国化进程的推进,北京作为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之一的地位正在浮现。从全球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局势来看,中国及亚洲区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艺术金融产业也得到了异乎寻常的发展机遇,关于中国艺术金融中心的竞争序幕,正在或已经拉开。

    6、随着世纪金融海啸演变成欧美债务危机,且形势日趋严峻,中国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面临重要的机遇期。随着欧美英日等国央行齐救欧洲银行,从长期看,有能力救援的也许只有德国、中国。中国必须认真面对及切实掌握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及前景的契机。中国崛起除了要具备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条件外,货币的国际化条件是不可或缺的。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九月发表评论文章认为,人民币更可能于未来10年左右取代美元成为储备货币首选。全球金融危机正在酝酿欧美政治危机,我们认为,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战略契机正向我们走来。特别是无国界的艺术金融产业发展,在国运及世界经济的宏观运作中,对中国来说,已呈现出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难点

    中国艺术金融产业是一个新生的产业形态,中国艺术金融市场更是一个新的资本市场,如何实现艺术与金融的对接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其发育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问题多且艰巨是不言而喻的。主要表现在:

    首先,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育的环境问题。其问题主要表现为:制度缺失,资本文化缺失,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国家本位主义的影响及体制外经济的“规则”滞后的影响等。

    其次,中国艺术金融产业资产自身的特性,从传统视角上看,也制约着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中国艺术金融产业资产特性“轻”、发展规模“小”、配套支持“弱”的客观因素,金融政策效果的进一步发挥受到了制约。体现在:

 

    一是艺术金融产业资产特性“轻”,影响了金融资本的进入。由于缺乏科学公正的评估评价机制,金融支持艺术金融产业尚未达到规模化和成熟化。目前金融机构大多数还停留在“抵押为本”的模式上,与艺术产业的资金需求形成大的缺口。

 

    二是艺术金融产业发展规模“小”,金融支持规模有限。由于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起步晚、基础底子薄弱,艺术金融产业发展规模总体偏小,有影响力的艺术金融品牌及龙头企业缺乏。

 

    三是艺术金融产业配套支持“弱”,这也制约了与艺术金融产业主体的对接。在评估、监管、流转以及后续管理上还缺乏规范的操作流程,缺乏金融支持艺术金融产业发展的补偿机制、退出机制及激励手段,更为重要的是,退出机制发育缓慢。四是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育的主体还处于萌生阶段,力量单薄,抗风险能力差。

    第三,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发育的体制、体系问题。由于全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艺术金融产业在全国统一的大框架内,还应当有适当的特色。在体制上,除了尽快要改革文化艺术领域中条条块块的格局,艺术金融产业必须强化企业主体色彩,淡化隶属关系,使之真正成为独立的、以赢利为目的进行商业化运作的市场主体,而不是政府管理部门的附属机构。同时,还要进一步开放文化艺术资本市场,促动文化艺术资本的自由流动,解决好公平竞争、行政壁垒、民营投资的问题,打破垄断与封锁。同时,在体系上要努力推动中国艺术品证券化的预研究,积极跟踪中国艺术品债券市场发育,进一步探索中国艺术品产权市场,特别是艺术品份额化交易的进程,加大力度突破信贷市场的瓶颈。

    第四,要重视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育的运作。提高艺术品交易市场运作的有效性,债券市场的探索,艺术品产权交易市场新突破,完善投资基金市场的进入与退出机制,走“政府民间相结合”之路,进一步降低市场的“准入门槛”。

    第五,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育的支撑体系主要解决立法环境的缺失,人才的缺失,监管的缺失及政府角色的正确定位等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培育适应我国艺术金融产业投资发展的社会环境。

    第六,高速发展的中国艺术金融产业还存在监管缺失、管理混乱、投向不明确和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对此政府要尽快出台促进艺术金融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引导艺术金融产业更多地关注市场,避免过度投机。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