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市场表象蓬勃 分销商才是热卖幕后推手

2011年07月28日 11:01   来源:解放日报   李峥
    近日,占尽安妮宝贝与江一燕人气的话剧《七月与安生》结束上海、北京两地的演出。由于剧情脱离了原著的文艺气息,又多了恶俗的搞笑成分,媒体都曾以各种角度对该剧进行了批评。然而,日前记者从承接该剧的文化公司获悉,由于票房火爆,该剧即将在北大与上海艺海剧院加演;此时再上网查看关于话剧《七月与安生》的新闻,早先各报评论都已被狂轰滥炸式的夸大赞美淹没。

    对此,业内人士A先生一语道破天机:“此种矛盾背后的疑团,都在分销商的身上。”

    分销商是热卖幕后推手

    话剧分销商究竟是什么?拿起《七月与安生》第一轮演出资料,可以看到全国及上海的订票热线、网上订票地址,观众还可以通过东方票务等购票。在上海首演之前几日,《七月与安生》出票状况还十分平平,然而首演后却在一夜之间变得一票难求。在A先生看来,这是一部典型的因分销商获利的话剧。“多年前,上海的话剧市场刚刚起步,并没有分销商介入,也没有很大的观众市场。所以,话剧的盈利空间很小,有很多剧目都在亏。但自从这两年分销商越来越多,话剧盈利成为一种常事。” 

    以《七月与安生》为例,制作方单位与一家文化公司联合出品,前者将票务工作分摊给其他公司,与演出方仅是租场关系(给钱就能演),这些都是分销商参与项目的特点。如今,上话出品剧目但凡没有选择自己剧院而是出去租场的演出,70%都有分销商参与的影子存在。这些分销商可能是经纪公司、票务公司、个人代理、团购网站,甚至是大小黄牛,它们有时独包有时分包,利用各自的渠道和人脉卖演出票,以演出票推广或吃倒回扣盈利,成为当下话剧规避风险、票房大卖的最佳选择。

    不能卖光票子,就填满场子

    两年前,话剧《杜拉拉》红极一时,不仅让上海全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名,也成就了演出商与制作方合作的一段佳话。该剧由上话与全星共同出品,投入150万元,在上话大剧场连演10场,每场平均获得16万元票房收入,后期两张《杜拉拉》话剧票甚至炒到了5000元,创造了一个奇迹。

    对于各方的赞誉,全星总经理牛雅琴却坚持认为:“演出商并不是很多人说的那样万能。我们也有销售不好的例子,但我至少可以把每一次的场子都填满,让演出气氛非常好。”几年前的情人节,全星策划了一场由美国钢琴家和日本画家参与的“诗琴画艺”演出。不料,当时刚过完年不久,市场还很冷清,美琪大戏院一场演出只卖掉了20张票。“当时确实是没办法了。但决不能让这样的气氛影响演员。我们组织了单位的一些年轻人,又联系了员工的客户、亲戚、朋友,免费发票给他们。后来剧场秩序非常好,来的人有巧克力吃,还有酒店大床房的抽奖活动,搞得十分热闹。虽然票房不成功,但我们没有失去与演员及演出方下次合作的机会。”

    艺术多元化的绊脚石

    分销商越来越多地参与话剧的票务、宣传、投资甚至是质量监督。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广泛出现是一种必然结果,并有着拓展市场的积极作用;但整个行业鱼龙混杂,加上它们的先天缺陷,也使话剧市场出现了不少乱象。

    据知情人透露,话剧《大话西游》演出及票房都不错,却在一轮后就彻底“下市”,因为推广该剧的两个分销商起了争执,最后竟在场内划分中线,各负责左右半场的票子。牛雅琴也遇到过恶意竞争:“按照游戏规则,演出的前后两个月最好不要安排同类演出。以前我们公司做桐瑶的邓丽君演唱会时,很多演出公司三番五次在我们的演出前后安排别的‘邓丽君演唱会’。今年三月,我只好把所有做‘邓丽君’的演出商都请来看我们的演唱会,与他们当面说个清楚。”

    与这些闹剧相比,没有分销商参与的剧目下场可能更加悲惨。从北京来沪演出的《寻找MJ》就是因为没有与分销商合作,亏得极惨,制作人只好找上了团购,贱价出票。去年的《嫌疑人X的现身》及最近正上演的音乐剧《开车》,虽然口碑良好,但没有分销商介入,一样票房走低。

    “分销商已经是话剧市场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他们是分担风险、增加利润及止损的最好选择。”A先生说,“但是,分销商阻碍了技术的进步,阻碍了客户终端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接受。如果戏剧创作对分销商形成了依赖,那么话剧的多样性势必会受到局限,市场会吹捧迎合观众的大众话剧,那些有艺术个性与独特思想的话剧则会被忽略。”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卢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