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海外受追捧 中国舞台剧缘何仍难进国外剧场

2011年05月25日 14:5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姚远 桂娟

 

    《少林武魂》百老汇演出剧照


    从《少林武魂》到《千手观音》,古老而神秘的东方表演艺术正受到越来越多海外观众的关注和追捧。然而多位国内演出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缺乏渠道和对海外市场的了解,许多中国舞台作品仍然难以敲开国外剧场的大门。

    陌生的海外市场

    近两年,随着一些中国舞台作品在西方的走红,欧美观众对于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独特的表演艺术产生了极大兴趣。而在2009年,一部以武术表演为主打的《少林武魂》成了第一部登上百老汇的中国舞台剧,并在美国引起了巨大轰动。一时间,许多美国年轻人在功夫电影之后,再次掀起了学习少林功夫的热潮,甚至还有商家推出了少林武僧的电脑游戏。

    一些演出界人士认为这些少林功夫表演的成功得益于其成熟的美式商业运作。但对于其他许多中国舞台剧而言,《少林武魂》的巨大成功依旧可望而不可即。陌生的运营环境,匮乏的沟通渠道,使得中国舞台剧在西进之路上常常举步维艰。

    同时,一部充满民族特色的舞台剧想要打入西方主流演出场所,往往还需要同熟悉中国文化的美国经纪公司合作,进行必要的本土化改造。百老汇制片人董方思告诉记者,中国舞台剧中过大的音效、过于直接的表达方式,以及和美国文化上的差异,都需要在进军美国前调整以符合美国观众的观赏习惯。

    如在演出中进行相关的知识普及就很有必要。“以《少林武魂》为例,我们得为美国观众补充很多背景文化上的知识,比如向他们解释少林寺里为什么没有女人,武僧离开寺庙前为什么要进行比武等。”董方思说。

    而在谈到纽约和中国在制片过程中的差异时,董方思表示,百老汇和好莱坞对于讲故事的手段和细节要求是统一的,如故事必须内容清晰,情节引人入胜。而中国在表演风格方面,多为传统陈述式表演而非真实代表人物生活的表演形式,仍严重制约着国内舞台作品的表演风格。此外,百老汇演出要求布景动作应连续,在布景转换的空隙,观众甚至连看手机的时间都没有。

    董方思说,国内只有符合上述几个基本条件的演出才可以打开百老汇的大门。“在百老汇推销的最有力的一个方法,就是把音乐在百老汇作本土化处理。”

    缺失的交流平台

    许多国内文化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有的中美演出行业交流机制十分匮乏,难以提供海外合作必要的信息和服务。

    华海燕是江苏无锡一家文化产业公司的总经理,她告诉记者,尽管自己制作的肢体舞台剧已和韩国签署了演出意向,但打入欧美主流市场对他们而言仍十分困难。

    “我们不了解欧美市场,他们(欧美公司)也不了解中国的舞台作品……双方能够进行信息交流的沟通渠道太少了。”华海燕说。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宋炳福告诉记者,尽管东方演艺拥有很高的海外知名度,但沟通渠道不畅也给他们的海外合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欧美的演艺市场高度细分,歌剧、舞剧、儿童剧都有不同的经纪公司,想要找到对等的合适公司实在不容易。”宋炳福说。

    前身是中国东方歌舞团,刚刚经历了改制的东方演艺集团如今是一家国有文化企业。“以前主要是国家派出表演,接触的也多是海外华人团体,现在需要自主开拓海外市场,我们感到很有难度。”宋炳福说。

    宋炳福告诉记者,如今许多国家剧团都面临着市场化的考验,但同时广阔的海外市场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许多院团急着迈出这一步,我们也希望政府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帮助我们走出去。”宋炳福说。

    而北京时代新纪元文化传播公司董事长、曾将百老汇演出带入中国的陈纪新则认为,中国应当重视演艺咨询行业的作用,为中外剧场业搭建民间桥梁,而非一味地靠政府来领路。

    “中国近几年的文化产业多是靠政府强势主导,因此在有些地区出现了一些盲目投资和政绩工程。但对于演出企业来说,我们更需要的是有经验的顾问和更专业的运作模式,才能让这些准备走出国门的演出企业少走一些弯路”。陈纪新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