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南京顺天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毛顺初真不容易,不是他“耍大牌”,而是他长期奔波在全国30多个城市中。“昨天刚从重庆回来,明天还要飞长沙。”戴着金丝眼镜、透着儒雅气质的毛顺初抱歉地说,“全国各地对产业园区经济的发展极其重视,我们一有新动作,立马有人上门取经,光今年大大小小的接待不下200次!”
眼下,毛顺初和他的团队凭借“世界之窗”这块金字招牌,不仅在南京打造了七大产业园,而且成功地打造了昆明世界之窗科技软件园、重庆世界之窗工业产品设计产业园、南昌世界之窗科技创意园、合肥世界之窗科技文化产业园、上海世界之窗创意设计产业园、南通世界之窗创意设计产业园,成了享誉全国的都市产业园“操盘手”。
上世纪90年代末,南京城区国有企业效益普遍下滑,部分企业污染严重相继迁出城区。如何处理企业留在城里的“外壳”,成为困扰城市的一大难题。2000年,南京市政府出台政策:老厂房置换后建成工业园和工业楼宇经济,享受郊外园区同等优惠;老厂房改造成三产及科技、文化、金融等现代服务集聚区,政府每年奖励扶持、引导资金。
年仅36岁、血气方刚的毛顺初,从政府的激励政策中读出了商机:把原有的厂房呆滞资产改造成专供中小企业创业的园区,不仅可以解决政府的包袱,还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租金低廉的办公场所,并能推动产业转型,孵化企业发展壮大。
2001年,毛顺初组建团队,投资改造石城无线电厂,并且每年支付给原厂近200万元租金,用以解决该厂下岗工人的生计。2002年,创立了南京第一个产业园——华侨路都市经济园。它地处黄金地段,租金比周围写字楼低得多,甫一挂牌,就被五六十家小企业一抢而空。作为南京第一家老厂房改造的试点,这里被称为“工业楼宇经济”的摇篮。
第一件作品新鲜出炉,不仅赢得了入驻企业的热捧,更赢得了政府部门的关注,毛顺初的智慧为政府盘活城区闲置资产开辟了一条新路。当时,南京城区闲置的老厂房有100多处,成了政府和企业的包袱。华侨路都市经济园的成功开发,毛顺初积累了相对成熟的经验,产业园开发符合市场和政府的产业发展导向,作为都市产业经济的开路先锋,他当仁不让地把打造都市产业园的责任扛到了肩上。
南京世界之窗科技软件园,堪称毛顺初的得意之作。位于南京定淮门12号的莫愁洗衣机厂的旧厂房,曾经是盲流聚集之地,一度成为养鸡场、养兔场及地下手工作坊,年营业收入只有24万元。但它毗邻秦淮河,紧挨明城墙,是一块闹中取静的好去处。优雅的环境让毛顺初萌生了打造公园式科技园的创意。经过精心设计和规划,他投入3000多万元改造出新,换来了这块4万平方米老厂区的新生。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