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莞,:从"文化新城"到"文化名城"

2010年12月17日 10:31   来源:光明日报   吴春燕 刘燕

 

    压题图片为东莞新貌。(曹永富摄) 


    提起广东东莞,人们更容易想到它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是对东莞这个世界制造业之都经济繁荣的生动写照。然而,这座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篇地”的城市,在追赶经济潮头的同时,更追逐着的大跨越。进入转型时代的东莞,对文化的尊重,已成今日城市主方向。在东莞,无论你是原住民、新莞人还是外国人,人人可享受文化带来的愉悦,高品位文化设施拔地而起,文艺精品打上“东莞创造”的烙印,走向中国甚至漂洋过海。

    明年1月1日起,一份沉甸甸的《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将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东莞将用10年左右时间,建设成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和岭南文化精品名城。

    5年50亿元大手笔文化惠民

    今年年初上映的电影《阿凡达》让人印象深刻。正当北京、上海的观众为了寻找一块能播放3D电影的IMAX巨幕而疯狂时,人们赫然发现,亚洲最大的IMAX巨幕原来在东莞。这让珠三角甚至广东省外观众专门奔着“亚洲第一幕”而来。

    这是东莞先进文化设施的一个缩影。在东莞,最美的建筑是图书馆和剧院。华灯初上,漫步在东莞的城市中心广场,由鸿福东路一路向西,左边是24小时永不关闭的东莞图书馆,右边是浓缩东莞过去、现在、未来的东莞展览馆。继续前行,玉兰大剧院如正在旋转的弗拉门戈舞蹈,富于动感和韵律。在东莞新城市中心区的9大标志性建筑物中,属于文化设施的就有7座,东莞大手笔建文化的决心可见一斑。

    为了让东莞人成为文化上的“富翁”,东莞不吝啬于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早在2001年,东莞市委、市政府就已将文化建设纳入全局工作的总体部署,围绕打造图书馆之城、博物馆之城、广场文化之城、音乐剧之都的目标,先后投入20多亿元,建成一大批文化地标。今年,东莞提出,市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连续5年共斥资50亿元,大手笔用于文化建设。对这一年10个亿如何使用,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有着清晰的认识:文化名城建设,关键要惠及老百姓,市财政扶持发展公共文化,最终是要让老百姓受益。 


    有了政府的补贴和支持、灵活的体制和机制,东莞有众多“免费文化大餐”。湖南籍新莞人阿君姑娘感叹不已:在东莞图书馆看书,不需要任何证件;美术馆所展出的名家画展,不要门票就可看上一整天;各类讲座定期开讲,任何人都能去听;精彩的晚会面向公众免费举行……“太不可思议了,在东莞打工真的很幸福!”

    正是在东莞,音乐剧《猫》有了史上最低票价——100元。甚至有观众专门从杭州、上海等地专程乘飞机来看《猫》。如此低票价,主要得益于东莞政府的补贴。东莞市以提供场馆、给予演出补贴的形式组织引进经典剧目来东莞演出。同样的剧目,东莞市民只要花在北京或上海1/3的票价就可以欣赏到。

    东莞观众低价看《猫》,只是他们享受文化福利的一个小小侧面。2001年起,东莞市就开始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在东莞32个镇街,迄今已建有公共图书馆(室)471个,博物馆30座,文化广场511个。“天天有舞会、周周有晚会、月月有比赛、处处有讲座(展览)”,是对东莞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

    “东莞创造”文化精品迭出

    与物质产品的“东莞制造”相比,文化上的“东莞创造”更让东莞人心生自豪。

    以“厚德载物,海纳百川”为城市精神的东莞是南中国的投资热土,也成为各种文化碰撞、融合的试验场。在这片充满活力的试验场中,文艺精品、文化产业也显露出其年轻的生命力。在不久前揭晓的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上,东莞作家王十月凭借中篇小说《国家订单》登上了领奖台。此前,在东莞创作的音乐剧《蝶》全国巡演,甚至飞往韩国,已让人领略莞产文化的魅力。

    “东莞创造”正在吸引着世人越来越多的目光。今年10月5日,为期6天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在东莞闭幕。博览会共吸引参展企业506家,达成交易项目125个,签约及成交总金额达到127亿元。

    一个地级市承办国家级的动漫博览会,有其深厚的基础。全国第一家漫画图书馆在东莞诞生,东莞同时拥有1000多家大型动漫衍生企业,2900多家印刷企业。东莞的年轻、活力、创新,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都与动漫产业的内核如此吻合。

    与此同时,东莞还在努力打造永不落幕动漫展贸平台。在东莞松山湖的创意产业园里,已经积聚了一大批原创、衍生品动漫企业,包括“功夫龙”、“乌龙院”、“武林外传”、“开心宝贝”等一批知名动漫品牌和原创企业总部。

    动漫产业对外打响了东莞创意文化的品牌。“我们的节日”东莞市系列文化活动,则牢牢抓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根基,“弘扬传统文化、唱响革命文化、做大本土文化”,精心组织开展重要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长中国人的根,铸中国人的魂,聚中国人的心。

    东莞人拿出抓经济的势头抓文化,扮演着文化“领跑者”的角色,为全国创作出不少“东莞经验”。在“文化周末”上,马季曾告诉观众如何欣赏相声,盛中国告诉人们怎样聆听小提琴,张丹丹告诉人们如何看懂芭蕾舞。这种创新做法,让“文化周末”系列工程获得“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

    在东莞,一系列公益文化活动品牌有序开展:“粤剧黄金周”、东莞读书节、走进东莞文明、绚丽大舞台……东莞创造出了一大批文化品牌和文化精品。

    文化名城谋求大跨越

    在10年“文化新城”取得文化大发展之后,今年7月,东莞提出“文化名城”战略。千年莞邑大地焕发新色彩,美好明天令人心生向往。

    经过深思熟虑,《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在今年11月1日正式面世。表面上,这是东莞市委、市政府正在推行的“文化名城”建设,但更深层的变化,是人们的需求从麻将变成了艺术,从吃喝变成了阅读,从钱变成了文化。政府的行为,是顺应而不是强求。

    在“文化名城”的愿景中,东莞人用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用3—5年时间,实现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全覆盖,主城区建成“十分钟文化圈”,镇村建成“二十分钟文化圈”,公共文化服务达到全国一流水平,成为全国公共文化建设示范区;建立和完善规划科学、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打造一批特色历史文化品牌,形成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形象和文化风貌;建立和完善机制灵活、形式多样、环境宽松的文艺精品创作生产体系,培养和造就一批文化领军人物,不断推出文艺精品力作,不断增强东莞文化的竞争力和辐射力,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岭南文化精品生产基地。

    “文化名城”的提出,根植于东莞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更根植于东莞人对文化的不断追求。东莞人深知,在经济社会双转型的关键历史阶段,走文化与经济相结合之路,正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方向。

    东莞人提出,今后10年,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4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5%;到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超过85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8%,成为带动东莞制造业由“东莞制造”向“东莞创造”升级转型的助推器。

    十年磨一剑,文化新城建设硕果累累;今朝又出发,文化名城建设再启征程。展望未来,东莞人充满了崭新的期待!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