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确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 年内完成一系列相关文物腾退

2018年02月11日 08:28    来源:文汇报    周渊

  原标题:北京明确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年内完成一系列相关文物腾退

  申遗保护重塑北京旧城中轴线  

  北京旧城的中轴线申遗和保护相关话题,历来牵动各方关注。在日前举行的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利用研讨会上,北京市文物局明确了自南向北纵贯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等14处遗产点和连接这些遗产点的历史道路的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以及面积约51.4平方公里的遗产区和缓冲区。

  记者了解到,为配合中轴线申遗,北京市东城区将基本完成太庙、社稷坛、天坛公园内住户的腾退,西城将探索推动对会贤堂、贤良祠、先农坛(庆成宫)等社会单位占用文物的腾退利用和保护。

  申遗面积涵盖北京老城面积60%

  北京正阳门城楼是观察中轴线的最佳地点,由北京市文史研究馆、民盟北京市委、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北京中轴线保护传承利用研讨会日前于此召开。会上,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表示,目前已基本确定中轴线申遗的时间节点———到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2018年,北京市文物局已制定了四大类26项中轴线综合整治重点任务,涉及文物腾退11项、文物修缮6项、风貌整治8项、公益设施1项。目前,已与相关保障单位和各主责单位基本达成一致。

  依据中轴线遗产构成,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修编了《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划定文物保护范围、中轴界面控制区、建设控制地带、外围风貌缓冲区四个层次的遗产保护区划。资料显示,目前确定的中轴线申遗面积涵盖北京老城面积的60%。

  中轴线保护牵动着许多历史学家和文化学者们的心,在他们眼中,中轴线保护是与时间赛跑。民盟北京市委为此成立调研课题组,其中有不少白发苍苍的身影。“调研中感触最大的是中轴线地区‘人口多、房屋危、设施差、修复难’等问题仍需下大力气解决。”民盟北京市委专职副主委宋慰祖认为,在传统街区的改造与修复当中,必须尊重历史和中华传统建筑文化规制,保护旧城风貌和真正的“老文物”。

  记者了解到,《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纲要》(汇报稿)已编制完成,其中明确了现阶段北京中轴线与世界遗产的差距,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和综合整治策略:遗产区聚焦文物腾退;缓冲区聚焦风貌整治,重点整治对中轴线视廊、对景观造成破坏的不协调建筑。

  “左祖右社”中轴线文物内住户年内腾退

  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保护是北京老城保护的一号工程,东城区、西城区都是中轴线的重要区域和节点。东城区域内,拥有故宫、天坛、大运河(玉河)3处文化遗产,全区68%的历史街区、40%多的等级文保单位和20%多的挂牌保护院落都在中轴沿线;西城区域内中轴线上的文物有万宁桥、景山、先农坛3处,周边有不可移动文物114处,外围缓冲区列入腾退计划的有44处。

  “左祖右社”是我国古代营建国都的传统规制,出自《周礼·考工记》,皇城左边是太庙,右边是社稷坛。由于历史原因,北京中轴线上的太庙和社稷坛等重要文物中至今还有居民居住。东城区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方正制定更精准的腾退政策,年内将基本完成太庙、社稷坛、天坛公园内住户的腾退,同时启动法国兵营旧址、湖北麻城会馆、湖北黄冈会馆等10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

  西城区则将以中轴线申遗为统领,统筹文物腾退保护、街区整理、历史文化发掘整理等各项工作。据西城区文化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推动贤良祠、会贤堂、先农坛(庆成宫)等重点文物腾退,由于产权关系较为复杂,上述几处重点文物如何腾退也有待于探索创新。    (本报北京2月10日专电)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