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竞争不能依赖恶意刷分

2018年01月18日 09:10    来源: 深圳商报     韩浩月

  原标题:电影竞争不能依赖恶意刷分

  娱乐评论人田金双在微博发文,批评有人恶意给新上映的影片《无问西东》打1分,该片的两位主演章子怡、黄晓明转发了这条微博,其中章子怡在转发时,加上了这样的评语,“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艰难。”

  “11日突然有人买了140张猫眼的票,齐刷刷打1分。”按照田金双在微博上的这个说法,恶意刷分的可能性极大。谁会给《无问西东》恶意刷分?要看谁是受益者,答案自然是同档期参与市场竞争的其他电影。

  照理说,田金双、章子怡、黄晓明的文字与转发,已经形成了一个很严厉的指控。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同期公映的影片方对此有所回应——这也是没有办法回应的事,毕竟“恶意刷分”这顶帽子掉在地上,是没人愿意捡起来戴自己头上的。

  恶意刷分的说法,时不时会发出,好片遭遇恶意刷分行为还好理解,有些烂片也称自己遭到恶意刷分,这导致“恶意刷分”成为一个含糊的说辞,好片用它为自己票房达不到理想数字来辩解,烂片用它挽回一点面子,由于缺乏相应透明的调查,所以到最后,恶意刷分究竟存不存在,如果存在的话,究竟恶劣到什么样的地步,这些信息,大家一概不知。

  如果有人能够针对恶意刷分,进行一次追责到底的调查就好了。比如这次《无问西东》,据说已经开始寻找给该片打差评的公关团队。能不能找到这个团队,其实不是件太难的事情。就担心找到以后怎么处理,公开曝光?这意味着调查者要拿出完整的证据链,私下要求赔偿,赔偿多少数字合适?走进法庭打官司?以什么名义打、法庭怎么审理怎么判等,都要耗费不少的精力。

  此外,娱乐圈就是这么大,各出品方、制作方,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一旦恶意刷分被作为“丑事”揭露出来,背后的老板们以及前台活跃的相关人士,都避免不了尴尬。

  出于以上种种考虑,不少片方或者创作者在遭遇恶意打分时,能做的也就是在社交媒体上吐槽一番,不了了之。可此风不刹,恶意刷分的行为就会一直持续下去,与买票房一道,成为电影市场竞争的两个顽疾。

  治愈这两个顽疾,确实挺难,广电总局多次在文件里提到这两个现象,也要求严查,但结果都不甚理想。这表明,恶意刷分和买票房这类问题只能要求产业内的相关出品、制作、创作、尤其是做营销工作的公司,能放弃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在竞争中光明正大一些,杜绝使用小动作。

  单就恶意刷分而言,其实效果真的有限。如果一部电影颇受欢迎,有海量的观众参与评分,那么刷分就等于往大海里扔石头,就算能掀起一点波澜,但改变不了现实。如果一部电影是烂片,那么恶意给它刷10分,也改变不了它的事实质量,徒留笑柄。

  总而言之,恶意刷分是一种幼稚的表现,在一个成熟的市场里,不应出现这种肤浅的做法。当下快速增长的电影市场,为恶意刷分等行为提供了生存空间,当这个市场发展趋于平稳、人们的目标开始变得一致时,恶意刷分可能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遭遇恶意刷分的人,也别感觉到太委屈,反正也没法改变现状,不妨把这种行为当成一种别致的“致敬”。使用恶意刷分手段的人,也该考虑走出灰色地带,大大方方地站在阳光下参与竞争,这样得到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赢。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