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除了“追星”还应追什么

2018年01月18日 09:03    来源: 新华日报     董晨

  当下,粉丝追星的狂热程度,似乎已到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程度”。

  某当红青春偶像,一条只有38个字、仅仅是“和粉丝打个招呼”的微博,转发量却能突破4.7亿。有粉丝特意就数字的真实性解释说,“每天转发三遍,是我们几千万粉丝的必修课。”

  最近,一份受访者超过2000人的问卷调查显示,80.6%的受访者身边有疯狂追星的人,55.5%的受访者认为疯狂追星的最大伤害是浪费大量时间。此前,偶像团体TFBOYS在各地巡演时,甚至出现了粉丝扛旗上街为其助威的景象。

  说唱歌手PGone因歌词问题被批评,却曝出其粉丝将《紫光阁》误以为是中餐厅,继而试图通过“投诉其卫生问题”转移焦点的消息。如此追星,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追星的疯狂,这些粉丝不是第一个,想必也不会是最后一个。11年前,杨丽娟父亲因无法忍受女儿的疯狂追星,愤而跳河的涟漪还没有平息。今天的粉丝,却已用更过激的行动让公众见识了他们对偶像所谓的“死忠”。

  流行文化中,粉丝的存在并不奇怪。不论在什么时代,人群中都会有一些人有比较强烈的情感依赖,只是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偶像和粉丝构成的社会关系,带有一定的崇拜色彩。不少狂热粉丝对偶像的态度,不仅“全盘接受”,更带有强烈的排他意识。在他们面前,往往只有“接受或反对”。如此不理性的狂热追星,可以理解为一种病理反应。因此,粉丝往往会做出一些超越常态之举。

  粉丝的狂热,也会反过来影响明星的选择。如果说传统概念中的偶像是“高高在上”,需要“俯下身来”关爱受众和追随者,今天的“明星”则更多是在迎合甚至是在取悦大众。一个单身明星,为了满足更多异性粉丝的幻想,他可以选择“隐婚”。在公众面前,更会遵守固定“人设”,打扮成“粉丝需要我、希望我成为的那个样子”,一言一行,合乎“程序”。

  可是,正是在这样的相互影响下,价值观螺旋向下而行,理性逐渐远离,知性不再停留,剩下的,只是单调而浅薄的“娱乐至死”。

  有人说,这是一个“成名即成功”的时代。谁能赢得公众的瞩目,就等于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可以予取予求。可是,如此功利的理念,只会造就一个“价值缺失”的社会。偶像原本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良好榜样,但如果“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的界限不再清晰,那人生的追求究竟该是什么?粉丝,尤其是年轻人,又该往何处去?

  一个民族,不能总在忙着“造星”“追星”。在浅表化娱乐满足基本“口腹之欲”的同时,社会这棵大树的健康成长,还需要更有价值、更有营养的内容。今天粉丝之所以会如此狂热,不仅仅是他们个人的原因,社会同样需要反思。我们在注重所谓“学识教育”的同时,有没有把人文精神的传承放在真正重要的位置。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又是不是仅仅停留在高台教化、单向宣讲的层面。一味取悦受众,固然不可取,但如何让正确的“三观”让孩子们听得入耳入心入脑,还需要我们作出更多的探索与尝试。这时,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声音,倒不失为一个积极的选择。

  偶像,并非不可存在。但一方面,粉丝追星,不应失去理性,更不该疯狂;另一方面,社会心态也要更加从容、开放、多元。偶像,本就不是明星的专利,其他领域的成功者同样可以。年轻人可以追星,但同样应该给他们提供更多可以“追”的选择,可以是专家、名人,也可以是在人生某一时刻闪光的普通人。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社会形成合力。不要片面强调舞台上的星光熠熠,要更多引导年轻人关注身边的感动。

  健全的人文精神教化,良好的社会环境,不仅会让“追星热”降温,更能为全社会尤其是年轻人,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精神文化追求。多元的偶像观、健全的精神文化追求,是一个成熟社会的标志。每个人,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如此,也会让年轻人的天空,充满更多阳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