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不买账 银幕文艺路在何方?

2015年02月12日 11:16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综合    

  小众似乎一直以来都是文艺片的标签,这也就从根本上意味着很难将文艺片与普通电影放在同一个标准上去比较。无论是观众的市场占有率,还是它本身的票房前景,亦或是文艺片的生存问题,都应该换一个思考的路径。

  “《闯入者》比较小众,没有固定的观众群,有的观众则是看了之后不懂,感到茫然。”王小帅自己也曾说《闯入者》是部烧脑的片子,而现实中,大多数的观众去影院就是图个放松心情,80后、90后,他们对影片反映的历史不了解,难以产生共鸣。就像他所说的:这是商业片最好的时代,也是严肃片最坏的时代

  国家一级导演西尔扎提认为:在意大利和法国,文艺片有很大的生存空间,这些国家拍出的文艺片浪漫、高端,充满文艺气息,不仅有许多热爱文艺片的观众,也有很多播放文艺片的空间和舞台。但在国内,很多年来电影的导向都是以教育为主题的,这也让来到影院的观众们不愿被教育,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看起来轻松、搞笑、简单的商业影片;而文艺片本身的教育意义偏浓重,多少都让观众从审美上产生了一些排斥。此外,国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纯粹播放文艺片的影院或院线,因为播放平台的缺失,对于培养一批忠实的文艺片观众也很难。 另外,很多擅长拍摄文艺片的导演都是内心世界很丰富的人,他们懂得如何在影片中传递情感,却不擅长用商业手段包装、宣传、推广自己的影片,在市场经济下他们不懂得炒作,这也是他们手中的影片无法获得更多关注的原因,文艺片导演也要学会自我成长

  新疆自治区文联电影家协会编剧、导演李牧时:在一线城市是有可能的,但数量绝不会多。建立艺术影院,资金问题是需要首先考虑的,当前艺术片往往趋于小众化,市场化程度不高,很难有较好的票房收入。这也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希望这样的政策能够早日出台,这是电影人的福音。

  《闯入者》演员吕中: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个社会现象,但是它不正常。因为这个也需要引导,需要公平。因为我们有好多文艺片,它之所以成为文艺片,可能它的意义会更深,它的教育会更深刻,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去好好引导呢?我们的观众是需要好好引导的,而不是一味去迎合。

  时光网崔汀:《闯入者》和《念念》这样的文艺片困局不是第一次出现,更不会是最后一次出现。这样的问题在美国、法国可能都会有,但不会像目前中国内地市场这么残酷。欧美多数国家拥有的文艺片院线是一个有力的保障,不仅能保护他们本国的文艺,类似像贾樟柯的《三峡好人》都能在法国文艺片院线中上映超过半年之久,这样对市场和观众来说,才是一个良性的状态。

  豆瓣网友杨时旸:“现在的年轻人个性都很强,他们进影院看电影就是一种社交活动,谁也不想来接受教育、批判。贾樟柯的电影倒是拿了很多世界大奖,但至今没有一部票房过千万的。这是观众自己的选择,与影院无关。《闯入者》也好,《念念》也罢,他们应该多从自身找问题,《归 来》、《失孤》、《亲爱的》等不也是文艺片吗?为什么票房就能好很多?”

  中国经济网小编有话说:到目前为止,《闯入者》已开始呈现逆势上涨之势,业内普遍认为《闯入者》有可能重现《狼图腾》在春节档的逆市排片走势。但并非所有文艺片都可以有这样逆势的潜力。80、90后诉求休闲娱乐的行为趋向,在很大程度上容易与文艺片的诉求产生矛盾冲突。而放眼全国,除北京等极少数城市拥有长期运营的文艺影院外,几乎没有文艺片的专门放映场所,所有文艺片需要以相同的票价,与商业片在商业院线中近身肉搏,成熟文艺院线的培养与出现相对更为迫切。坦白讲,成长中的中国电影,虽有广阔的市场与活跃的生产力,但同时也需要政府更多的包容与扶持。但当前若要追求“艺术与市场”兼得的局面,仔细考虑一下影片题材是否接地气、是否有可期待的明星、有没有参赛获奖,以及其它商业元素的参与,也许可以让艺术片笑看市场。

  与此同时,《闯入者》的播映,也反映出当前我们电影市场对高龄电影观众群体的关注缺失。尽管这并非是电影市场关注的重点,但对于文艺电影而言,会不会恰好是一个不错的市场的出口?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张晶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