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书稿《蛙》化身艺术品

2015年10月24日 08:30    来源: 北京日报     陈涛

  原标题:“钻石之叶”第二届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展亮相央美

  莫言书稿《蛙》化身艺术品

  手制书莫言作品《蛙》

  

  郭蕾蕾《莫高蒙太奇》

  

  《意象燕京360度全景立体书》

  

  徐冰《地书》

  达利是与毕加索齐名的西班牙画家,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诺奖的作家,如今这两位文化达人以“手制书”的名义“相聚”了。昨日起,“钻石之叶”第二届全球艺术家手制书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其中不乏重要作品,如“超现实主义之父”达利、观念艺术家布鲁斯·瑙曼的作品,以及借助莫言的文学作品所做的手工书设计。

  步入展厅,你会发现艺术家们如今已经将手制书玩到了极致。材质堪称五花八门,除了传统的纸张,连布匹、丝绸、金属、木材也闯了进来。在形态上更是超越了人们头脑里所有关于书籍的印记,有的作品拥有书的外形,但里面是一块砖头;有的用陶瓷制成“纸张”,如同一样乐器;还有的故意将原来的文字拆解分行贴上去,让字符瞬间化身音符,侧耳倾听,似有回声。徜徉其间,你很难相信它们竟然拥有一个叫“书”的名字。

  本次展览包括主体展和三个副展览。主体展共展出国内外的手制书作品近150件,近50件为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这次我们引进的欧洲艺术家的手制书,绝大部分是非常早期的重要艺术家在书籍艺术上的实验,因此带有很强的观念性,看起来可能不那么花哨,却更能清晰地理解艺术家为何要选择这种表达方式。”本次展览策展人、著名艺术家徐冰被称为中国最懂“艺术手制书”的人,也是他发起了国内“艺术家手制书展”。在他看来,手制书是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保留着艺术家手工制作时的智慧与情感。

  三个副展也特色鲜明。“诺贝尔文学奖著作手工书设计”书展呈现出瑞典书籍艺术家为诺奖得主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和中国作家莫言的小说《蛙》所做的手工书设计;小型“立体书”展能让观者感受在打开与翻动之间所创造的智慧;“艺术家的旅程”书展介绍了一部分艺术家对旅行态度的书。

  据悉,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学院和雅昌文化集团主办,将持续展至11月25日。

  对话策展人

  撇开阅读,触摸书籍的创意表达

  记者:相比于其他艺术形式,手制书对于很多人来说还稍显陌生,您大力把它引进国内,认为其魅力体现在哪里?

  徐冰:单独看每一本手制书,你很难界定它到底是书还是艺术,不过,当它们作为一种整体呈现,你会有完全不同的感受。我觉得它的核心魅力首先来自于书页的翻动之间,书和其他东西的不同在于它是可以随意翻动的,在翻动的空间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内容,包括它的节奏、气味,纸张的触感,以及那些装订的形式。再就是它的唯一性。你会发现它们没有一个是重样的,内容、封面、插图,包括所使用的文字。可以说,它凝聚着每位艺术家的智慧和体温。

  记者:三年前的首届展览,您就认为已处于读者转型的时代,纸媒书籍最终会被化为“艺术”或“文化代表物”,今天又表现出怎样的趋势?

  徐冰:这种趋势显然还在延伸。三年来随着数字工具的持续快速发展,也伴随新生代进入阅读年龄层,人类的阅读方式正按照我们三年前所预示的抛物线方向在延伸。其实,书的起源并不是为了阅读,而是对宗教虔诚的载体,最初的书都打扮得很漂亮。具体到此次展览的作品,质量比我们的预期优秀得多,证明第一次手制书展览的意图已经达到了。而且,这次中国手制书艺术家通过亲手排字、绘制、印刷以及装订,也呈现出中国艺术手制书风格、品味特征与文化基因的关联性,具体体现为中国独特的造纸文化,装裱文化,卷轴、册页文化等。比如这次展出的“诺贝尔文学奖著作手工书设计”书展,可以看出他们工作态度的差异,以及文化的差异。

  记者:从您前些年创作的《天书》《地书》,到如今的手制书,其实它们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书,为什么如此看重“书”这种形式?

  徐冰:不可否认的是,在触屏时代,纸媒书籍和传统书店都受到不小的冲击。有意思的是,这从某种程度上反而把书和艺术家的关系拉近了。纸质书以前承担的只是阅读功能,如今它的功能开始发生变异,转向艺术品、创意的表达,尤其随着艺术家的参与,以及手工工艺的呈现,让它原先的功能被转换为人类对于纸质阅读的情感和文化的寄托物。书籍的阅读功能迟早会被数字化替代,在这样的环境里,艺术家手制书发挥的可看、可听、可触甚至可闻的独特作用,将是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

  (注:徐冰以汉字为型、拉丁文为体,创造了四千多个无人能懂的假汉字,并采用活字印刷的方式制作成册和几十米的长卷,创作出《天书》;《地书》则全书没有一个文字,所有内容由符号、标志写成,不管是何种文化背景的人却都可以读懂它。)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邵希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