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高铁如织,速度至上,然而,在这股潮流中,山区“慢火车”却以其独有的节奏和温度,穿梭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近日,贵阳开往玉屏的5640次“慢火车”更是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间烟火气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成为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这趟“慢火车”不仅仅是一列交通工具,它更像是一座移动的文化博物馆,承载着沿途百姓的喜怒哀乐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车厢内外,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浓郁的文化韵味。从车身的涂装到车厢内的装饰,从民族舞蹈表演到非遗展示,每一处都让人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车窗窗帘上绣着象征民族团结的石榴籽图案,融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让乘客在旅途中就能感受到文化的厚重与温暖。
而在这趟“慢火车”上,更有一场别开生面的“村火车上的村T村晚”活动。活动以绿皮火车为移动舞台,串联起沿途的站点和村寨,精心打造百姓舞台、爱情婚礼、年货铺、非遗展示等主题车厢,让绿皮火车成为流动的乡村集市,移动的百姓舞台。少数民族演员在列车上弹唱侗族琵琶歌,跳苗族锦鸡舞,为乘客和村民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演出。这些节目不仅展示了少数民族的文化风采,更传递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和人间烟火的温暖。
除了文艺演出,这趟“慢火车”还是乡亲们走亲访友的“幸福快车”,更是把大山里的农特产品送到山外售卖的“致富快车”。近年来,搭上这趟“慢火车”外出卖菜的村民越来越多,列车成了热闹的“移动集市”。村民们在这里售卖自家的农产品,分享着丰收的喜悦和劳动的成果。这种场景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乡村的生机与活力,更体现了“慢火车”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
更重要的是,这趟“慢火车”传递着一种温度,一种对民生的深切关怀。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忽视那些被边缘化的人群。而“慢火车”的存在,正是对这部分人群的一种关怀与照顾。它不以经济效益为唯一追求,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百姓提供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上。这种情怀,是对“人民铁路为人民”宗旨的生动诠释,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坚守和传承。
这趟山区“慢火车”,载满了喜庆祥和与人间烟火,成为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它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力量,看到了文化在连接人心、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期待“慢火车”能够继续跑出更多的“中国温度”,为更多的人带来温暖与希望,让文化之花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同时,也期待更多这样的文化活动能够不断涌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朱贺、施维翔)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