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行业分析:广告、营销、带货,播客节究竟带来了什么?

2019年07月17日 17:00    来源:北国网   

  2019年7月14日,由播客公社主办的中国第一届播客节,在2日的狂欢后正式闭幕。这场播客从业者与粉丝间的首次线下盛会推进着播客文化发展。

  首日13:30,播客剧场活动正式开始。首场“喜马拉雅主播天团粉丝见面会”持续近3个小时,剧场挤满主播粉丝。

  活动刚刚结束,播客公社发起人老袁继续忙碌起来,仅仅2日的活动过程中,数十家风投机构、品牌客户等慕名而来,探索投资风口、创建品牌电台合作、达成广告意向……

  “播客节只是第一步”,老袁说到。在他看来,播客公社此前对从业者和市场许下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打造线下活动厂牌,实现线下收益,吸纳更多娱乐性元素,这是播客公社最初便确定的营收方式之一。

  一次成功的线下活动,是检验播客电台与粉丝的最好方式。为避免审查误会,著名播客电台“鬼影人间”,正式更名“哈喽怪谈”,而这并未对粉丝造成影响,13日活动当天,围在创始人刘诗扬身边的粉丝络绎不绝。

  营收模式中,广告最为传统。尼尔森研究表示,播客中的品牌广告可提升14%购买意图;在快消类品牌购买行为的推动方面,尼尔森指出:狂热的播客粉丝每年花在家庭用品上的支出要比普通消费者多一些,例如,果汁(+ 8.8%)、牛奶(+ 10.3%)和谷类(+13.4%)等。

  播客公社通过3个月的广告投放案例,迈出了第一步。

  仅通过RSS获取节目链接的方式,无法得知收听数据,而搭建自有服务器的国内平台们,收集数据仍然没有形成标准。另一方面,播客又可细分为大人化娱乐形式与专业化垂直形式,二者的收听数据并不对等。平台缺乏数据支持,致使客户面对众多播客电台,只能选择播放量最高者。这也为用户分析、用户画像等后续行为带来阻碍,导致客户较难实现精准投放和有效转化。

  利好的消息是,什么值得买已经开通与喜马拉雅的接口,通过播客电台广告投放,实现转化用户大数据分析。结合播客公社对成员电台的长期了解、分析,与投放试验,未来可实现精准投放。但这还需要一段时间。

  品牌电台并非近期才出现的产品。此前早有平台开始推进这一形式,力图在“双微一抖”之后,引导品牌主建立自己的播客电台,问题是该怎么做?

  播客似乎是门槛很低的形式,而每一位播客创作者心里都清楚,一旦进了这扇门,制作难度陡然而升——音质、选题、内容、节奏、语言表达……如不精心策划,用户随时都会离开。这也是许多新人播客从事制作不久便退出的原因。

  对于品牌主而言,播客作为自媒体,无论是产品销售还是品牌曝光都可满足其需求。较早尝试制作播客的品牌主,缺乏专业指导或制作团队,使得电台影响力无法提高。而这次播客节,品牌主们已经看到了播客的呈现形式、影响力、粉丝聚集与变现能力。

  据播客公社相关人士透露,活动期间,“社长”老袁已经与多家品牌主达成口头协议,将为其提供制作人,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品牌电台。

  播客节期间,老袁为每家播客电台提供了市集摊位,大多播客电台也带来了零售产品,包括鸡尾酒、手冲咖啡、桌游、手工制品等。

  “我就是来‘搅局’的”,这是老袁见到每一家播客电台时的开场白。2018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用户增长了22%以上,比手机视频或阅读市场都快,选择这个时间点进入播客市场,老袁认为是最恰当的。

  “以前的几次兴起,方向并不明确,这次我想通过多年从事新媒体行业的经验,让播客成为内容营销的新领域。”老袁说,播客公社要形成行业规范,不断吸纳新人,并提升播客的价值。

  在老袁眼中,播客不仅具有商业价值,更具有相当高的文化价值。虽然都处在音频娱乐市场中,但播客明显不同于有声书、广播剧,它不是简单的将文本转化成声音,而是不断探索文化本身。

  播客从过去不被看好,到今天成为全球高频词汇之一,不久后或将成为营销新蓝海。老袁判断,播客很快会高速发展,现在市场意识到了它的价值,下一步就会有大量需求进来,播客公社要做的,就是培养新的播客进入这个行业。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李冬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