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清谈出版市场:名家与新人缘何天壤之别

2012年08月28日 13: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题:新人与名家

 

    同演艺圈追逐明星一样,出版界也一向有追逐名家的传统。新人的稿子,尽管经常会闪现出几丝创新的光亮,甚至可能是光芒的作品(也许日后会成为经典),但却由于是新人新作、初出茅庐,便总是乏人问津;即使有些新人作者愿意掏腰包自费出版,也往往提不起出版商的兴趣。而名家则不同了,经常被出版商包围着出席各种书展、发布会,亮相在媒体的镁光灯下不用说;哪怕是随意写下的文字都会被编辑们视为珍宝,高价签下出版权;有些可能还只是名家们头脑中的一点想法,连像样的稿子都还没有,同样也成为了出版商们争相抢夺的图书选题了。很自然,名家们的身价更与新人有着几乎天壤之间的差别:版税百万已属平常,千万级别也不新鲜。

    对于出版商而言,“选择新人与追逐名家”的确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尽管出版新人新作,成本极低,如果他愿意自费出版的话,甚至没有成本。可是出版之后,是否能够获得读者的追捧、市场的认可,也就是说能否将书卖掉将产品转化为货币,则几乎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残酷的书业市场现实告诉我们:在全国各地几乎所有的大型图书卖场里,动销品种的份额并不高,换言之大部分图书虽然也有上架的机会,却可能一本也卖不掉,只是为了书店增加品种而已(结局都是被退回出版商);还有许多的书似乎连上架接受市场检验的机会都没有的。毋庸讳言,不被读者认可、不被市场接受的图书,绝大部分都是所谓的新人新作。正是由于出版商们出于规避市场风险的考虑,一般都不愿意出版新人作品,即使勉强出了也不愿意押宝在新人上,投入更多的营销资源。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年余秋雨教授的《文化苦旅》曾经辗转于多家出版社之间,最终才被东方出版中心用很低稿酬采用的背后原因了。我自己就曾经听一位老编辑讲,余秋雨在成名前,他服务的出版社也退过余的书稿。

    至于出版商争先追逐名家作品,自然也是他们出于规避市场风险的选择。名家之所以有名,就是因为他们已经获得了读者的青睐,获得了市场的检验。出版名家作品的销量一般是有保证的,至少在营销推广方面占有先机,媒体都有追捧名家的风气,作品出炉后不愁没人宣传报道。但近些年来书业残酷的现实同样也告诉我们,出版名家作品的风险也在与日俱增。最根本的原因是,名家的胃口越来越大,要价越来越高:版税动辄百万,甚至千万;首印数从几十万册攀升到上百万册。出版商的成本付出已经到了吓人的程度。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传闻:哪家出版社出版某名家图书,赔得一塌糊涂。当然这不仅仅是传闻,而是惨痛的事实了。我知道,已经有一些有远见的出版人和出版商,在从追逐名家作品的“战争”中主动撤退了;当然还有更多的出版人和出版商,仍在争先恐后地加入到“赔本赚吆喝”队伍中去。由于出版商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目前国内书业市场竟然出现了一种非理性的疯狂状态:某些名家为了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搞所谓的“非独家授权”出版——实际上是“一女多嫁”,让出版商完全进入了自相残杀的状态。我们看过,全国几乎所有的少儿出版社都出版过某偶像女儿童文学作家的作品,图书内容几乎大同小异,甚至完全雷同。当然作家本人则是多年占据着作家富豪榜的位置,可谓名利双收。出版她作品的机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一定是“甘苦我自知”了。

    归根结底,出版是一种选择:选择你的作品还是选择他的作品,还是选择你不同的作品,推荐给读者和市场,这是体现了出版商的眼光、智慧、水平所在。如今,我们中国的出版商“追逐名家”的戏码已经上演到了非理性的程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名家都是从新人走过来的,今天的新人也许就是明天的名家。而且新人的作品未必差,甚或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作品(许多经典作品是作家处女作);名家的作品未必佳,也有草率拼凑之作、名不副实之作。——这些道理,我们相信每一个搞出版的人都是知晓明白的。问题在于:明知道那样的选择不是高明的选择,为什么还要那样做。这就与我们的眼光、智慧、水平密切相关了。有眼光、智慧、水平的出版人总是善于从新人中发现未来的名家,从无名之作中发现好作品。而缺少眼光、智慧,水平不够的出版人,即使是名家好作品,也未必能出好,甚至砸了锅。最让我痛惜的还不是出版人自身智慧和水平问题,而是我们的体制弊端所催生的“业绩导向”机制,直接激励了一些我们所熟知的高智慧、高水平的出版机构,挟强大的国有资本(上市公司)的优势,加入到“追逐名家”作品的争夺战中去了,虽可能会取得一时的“眼球效应”和“市场业绩”,但时间过后又能留下什么呢?经典之作,抑或文化垃圾?实不敢言。

    我最终的结论是:出版好的、有效益的作品,比出版谁的作品更重要,而不必太在意新人还是名家。

    (作者系中央编译出版社总编辑刘明清)

 

    点击查看更多刘明清观点>>>>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