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邮票藏家“玩票”近70年收藏票以筐计算(图)

2012年01月09日 11:0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昆明信息港 孟俊

 

宋老先生疲惫时拿出收藏的邮票翻翻,他就会很开心王小琴摄

 

    随着龙年邮票在昆明备受市民追捧,加之去年建党90周年纪念邮票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邮票在昆发行时的火热场景,如今昆明集邮市场渐渐走入暖春。而对于云南师范大学退休教师宋涤生来说,集邮从未有冷暖之分。在近70年的集邮时间里,他的邮票是按筐计量的,而生肖票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邮票的收藏,在云南算得上首屈一指。

    与中国最早一代集邮者为邻

    让他迷上集邮

    昨天下午初见宋老先生,他个子不高但脸色红润、思维敏捷。他说,这与他常年收藏邮票相关,疲惫了拿出来翻翻,一方面回忆过去,一方面锻炼自己的整理能力,不会得老年痴呆症。

    他痴迷于邮票收藏还得追溯到1944年。“当时是抗日战争期间,我父亲的一个青岛朋友给他写了封信,要求来成都避难。后来才知道这个人是中国最早的集邮协会——新光邮票研究会的会员。”宋老先生介绍,这个人叫李佛如,来成都后就住在他家楼下,平时经常看到李佛如在楼下将信封上的邮票洗下来收藏。后来才知道这就是集邮,自己就喜欢上了。

    对于迷上集邮宋涤生说,父亲也是另外一个原因。“当时我的父亲在四川大学教授外文,他也是基督教的大主教,因此出国机会比较多,国内外的朋友自然不少,因此有很多的书信来往,邮票自然也很多。”宋涤生认为,父亲时常的来信给他集邮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花一个月工资

    买到一书包民国时的邮戳

    宋老先生集邮有近70年的时间,收藏的邮票数以万计。他说,邮票收藏,只要看中了就要用心去追逐,这样的藏品对自己而言意义也最大。

    宋老先生是1966年来到云南的,由于在四川的圈子内有点名气,因此在云南集邮圈内很快结交了许多朋友。“记得1986年,有个小孩子背包里放满了民国时期的邮戳,在巡津街的市场内售卖,但当时大家都不认识这个东西,市场里的人就告诉小孩有个姓宋的老头可能会感兴趣。”看完东西后小孩出价50元,宋老先生却给了100元。“当时100元相当于我一个月的工资,但东西的确很好。”

    还有一次是,一位保山的藏友拥有唐继尧、龙云、卢汉等人的信封共200多个,宋老先生很是喜欢多次去保山说服这名藏友与其交换,但始终未能如愿。没想到,自己回昆明一段时间后,这位藏友却找上了门来,称可用全套JT(J为纪念、T为特种)票和两万块钱交换。宋老先生便答应了。“如今很多信封在全国都属罕见,价格自然也涨了不少。”他笑着说。

    让宋老先生遗憾的是,2004年他的文革票和清票被盗,损失达到12万元。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邮票

    他收得最全

    宋老先生说,一般人收藏邮票是以时间为标准,而他则按专题。在他的藏品中,生肖邮票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邮票的收藏最为齐全,并且都是以筐计算。

    在宋老先生展示的生肖票藏品中,共有50筐,每筐有16张贴片,贴片内则有2套极限片或封片。内容包括一、二、三轮的所有生肖邮票,特别是龙票十分齐全,一轮龙的极限片和封片就达到176贴。“或许是因为我属龙的原因吧,因此对于龙票我也是情有独钟。”宋涤生介绍,极限片的收藏一定要注意是由明信片、邮票和戳记三大要素组成,而封片则要注意信封、邮票和戳记三大要素。

    而《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邮票的收藏让宋老最为得意,因为正是多年结交的藏友让他的收藏在云南最为齐全。“很多云南的藏友只有当地发行的纪念票,而我的藏品很多来自武汉、广州、上海、香港、澳门、台湾等地,藏品自然丰富。”

    据宋老先生介绍,今年2月底将成立云南省老年集邮协会,届时他将展示他的所有龙票。他还将在3月份举办一次生肖票的个人展览,感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去参观。

    ●藏界

    邮市蕴藏商机

    投资仍需谨慎

    业内人士分析,1997年至2010年,中国邮票市场并不景气,但2011年很是火了一阵,不少邮票的价格都被炒上去,到2011年11月份左右又开始回落,目前仍没有回升。邮市起伏还是比较大的,要想投资必须加强风险意识。

    然而,邮票市场的火热还是吸引了不少人投入到“炒邮票”的行列。资深邮币卡市场分析人士宋琛分析:“今年新龙票涨幅较大,属于大幅高开,有市场炒作的因素,短期内价格还会维持在高位,但由于原始票较多,长期来看跌的可能性较大。”

    宋涤生老先生说,收藏是门学问,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因此要广交朋友,进行邮票的互换,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如今他每天都有近20封信件从外地递来,多的时候有80多封。同时收藏邮票一定是要票、封都有才有价值。建议年轻人收藏要由近到远,从当前的邮票藏起,再延伸到一些老邮票的收藏,这样才会有一个良性循环。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