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艺术品市场步入调结构 新动力正在建构中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西沐:艺术品市场步入调结构 新动力正在建构中

2011年12月14日 10: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原题:中国艺术品市场:减速调结构非失动力
    作者:西沐(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主笔

 

西沐

 

    2011年末严冬来临之际,藏界越来越多地纠结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走势。特别是面对说不清是喜是忧的拍卖结果,这种纠结的情绪似乎非但没有消解反而更加浓厚。在艺术品市场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确太渴望需要认识与了解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内在规律了。最为主要的就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惯性与市场动力的交互作用。

 

    我们常讲,今年中国艺术品秋拍市场还会保持一个相对高位的体量,虽然拍场的增速在放慢,但在市场惯性的拉升下,市场成交的规模不会少于今年春拍。同时,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动力始终未发生逆转,市场减速是一种市场结构的调整反映。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更为深入与系统地认识与分析市场增速放缓与市场动力交互作用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当然,再多的现象,都将依赖于市场资金的流量及流向,事实上,矛盾的产生无不是资金的流入及流出出现了新的态势:那就是规模化资金的流入需要一个消化——流出及再流入的运动过程。

 

    正可谓,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资本要成为艺术品资本,的确需要有一个洗礼的过程。当然这一个过程的长短与所经历的波动幅度的大小,更多地是取决于大环境与市场风险的可管理程度。这两个方面从目前来看,可能都会面临一些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市场信心受到影响,这也是多元化发展的市场底层动力。

    最近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进入调整期,市场将会出现大规模的下滑;也有很多音声呼喊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失去其发展的动力,从而出现调整下滑。特别是有报道称,在今年伦敦亚洲艺术周上,虽然还是苏富比、佳士得、邦瀚斯和Woolley& Wallis等四家拍卖行竞争,德国纳高也选择在此期间举槌,营造进一步追赶伦敦亚洲艺术周的气氛。亚洲艺术周这一模式最早起源于纽约,在这一时间段,博物馆、画廊、拍卖行均举行亚洲艺术品的相关活动。

 

    但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很多高估价拍品流拍,现场人气也明显不如以往。同以往相比,中国买家来现场竞买的少了很多。于是有人宣称,“中国艺术品市场渐失动力。”[详细] 我们不禁要问,中国艺术品市场真的渐失动力了吗?我们需要看清一个问题,是中国艺术品市场渐失动力,还是海外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风向标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标示作用正在在失去。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我们讲,要分析中国艺术品市场是否渐失动力,还是要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面与环境及其走势。要考察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先看市场结构的基本面。关于市场结构基本面的分析,我们很早以前就做过系统地分析,在这里我们再予以展开。首先是考查市场大势,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大的走势、规模的扩张能力以及价格的成长性。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市场大的走势已经在形成的过程之中,以拍卖市场为例,过去的一年(2010),《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0)》(西沐著,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接连公开了两个数据:一个是2010年秋拍数据,一个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数据。其中,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创下了年成交额约为586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仅秋拍的成交额就达380亿元人民币之多,较2009年的225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又超出了150%的增幅,远高于其他经济门类的增幅和涨势。

 

    《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0)》指出,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会持续向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会站在700亿元人民币的大关上,可能会冲击1000亿的规模,中国艺术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600亿元人民币。

 

    另据《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1年上半年统计,今年春拍成交额已经突破500亿元人民币,总成交额高达508亿元人民币。今年秋拍成交额预计会在550亿元人民币左右。也就是说,全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额可能会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规模。

 

    在市场环境、资金及这种趋势的带动下,市场主体的其他组成部分虽然未能表现出与拍卖市场同步的热度,但总的状况是不断向好的,并不断走出了前两年的冰冻期,迎来了一轮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是看市场的结构,这主要包括四个层面:

 

    一是主体构成层面,主要的核心是一、二级市场的消长状况。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中,还是像以前市场高峰到来那样,上演了拍卖带动画廊的基本格局。当下,与拍卖的火热相比,画廊市场还是显得有些冷落。

 



   >>>点击查看西沐更多观点

更多精彩访谈就在>>>文化名人访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