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繁荣文化要先补钙 中外文化传播不对等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学者:繁荣文化要先补钙 中外文化传播不对等

2011年12月14日 09:12   来源:北京晨报   周怀宗
    面对强势文化的包围,我们不能妄自菲薄,首先要加强文化自信,寻找中国文化的坐标。

    前天,由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大学委员会组织和筹备的“北大民进文化论坛”召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北京大学教授龚鹏程等学者讨论了当今文化发展之道、中国文化如何在全球化时代的传播等问题。

    文化复兴、文化产业大发展、文化兴国……当这些词汇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话题时,究竟如何实现文化的真正繁荣,使得文化真正成为社会前进的动力,甚至于解决诸如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的契机?

    文化自信最重要

    拥有悠久的文化传承,但却在很长时间中缺少社会文化氛围的中国,如何走向真正的文化繁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说,首先应该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重新树立对中国文化的信心,发掘出中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

    黄会林说:“当代中国的文化正处在一个转折性的发展关头。一方面,以扩大物质生产、加快消费为主的发展方式不可能无限延伸,忽视文化力量的社会将面临着‘精神缺钙’的危险。而在今天,文化艺术的自觉意识、主体意识也自然显现出来。物态、制度和行为三个层面的文化,为心态层面的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条件。”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面前一直都处于弱势地位,黄会林说:“全球化一方面带来所谓的文化趋同,但另一方面更加凸显了各自的差异性,并带来了危机感和紧迫感。独立和自觉是融入世界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费孝通曾经明确提出应该立足21世纪,加强文化自觉。因此,我们必须有自觉的文化发展思维和战略。在全球一体化和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当代文化缺乏足够定力,模仿、照搬之风盛行,中国文化被歪曲、降格、肢解,存在着被通俗文化、高度发达的美国文化日益同化的危险。面对强势文化的包围,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忽视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和自我更新能力,而应在全球意识的观照下,加强文化自信,寻找中国文化的坐标,发展和传播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精神与时代要求接轨。”

    中国文化第三极

    不仅仅是中国文化在发展,在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的格局也在重新形成。黄会林和她的同仁们提出了第三极的概念,即让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第三极。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