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世"十年学术研究 《中国融入世界》首发

2011年12月13日 18:1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融入世界》首发会现场

 

《中国融入世界》首发会现场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3日讯(记者李冬阳)  2011年12月11日上午10点,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施建军校长主编的《中国融入世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纪念中国入世十年学术研究论文集》新书发布式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求真楼三层报告厅隆重举行。施建军校长,林桂军副校长、薛荣久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学校党政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负责人、教师、学生代表近百人参加了发布会,共同见证这一盛况。发布会由林桂军副校长主持。

    本书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教授为新书举行隆重的揭幕仪式并讲话。他对新书首发表示祝贺,并介绍了本书的编著初衷。时值中国“入世”十周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组织30多位长期从事世贸组织及相关问题研究的优秀学者,围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撰写了24篇专题研究论文。文集凝聚了学校老中青三代世贸组织研究者的智慧和心得,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向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的诚挚献礼。

 

《中国融入世界》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讲话

 

《中国融入世界》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讲话

 

    林桂军副校长基于书中撰写的论文《入世以来中国农产品进口的水土节约效应》,阐述了中国在加入WTO以后贸易领域,尤其是农业贸易领域的发展。他将“资源配置效率”作为标准,以大豆产业为列,评价了农业发展的得失。

    薛荣久教授总结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历程,就当前“不平衡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并对中国未来贸易发展寄予了展望;张汉林教授预测了未来WTO改革的方向,并且指出了中国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即建设者、利益协调者和多变贸易体制的维护者;樊瑛博士从多个视角分析了中国入世十周年服务行业的开放度;赖平耀博士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中国应推动国内经济的市场化,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融入世界;屠新泉博士展现了多哈发展回合中的中国因素,认为中国作为WTO体制所确立的贸易自由化原则的最大需求者,更应该以大国姿态推动多哈回合的成功结束,也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

    发布会的互动环节,施建军校长、林桂军副校长回答了记者关于中国教育开放、对外经贸大学发展等相关问题,并寄语贸大学子,希望他们能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为中国外贸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与会的领导、老师、嘉宾合影

 

与会的领导、老师、嘉宾合影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