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3日讯(记者王婉莹) 北京匡时2011秋拍即将拉开帷幕,据悉此次秋拍书画拍品近1500件。其中包括近现代名家佛教题材书画、吴昌硕作品、渡海三家、海外回流近现代书画、虚怀斋藏近现代书法、三宁斋藏近现代书法、融汇中西的近代大师作品等近现代书画八大专场与明代吴门画派作品、明清扇面、晚明五大书家作品、元人《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张学良藏古代书画、八集堂藏书画等古代书画七大专场共冶一炉,保持一贯的精品特色。
一、国宝级书法史诗巨制-元《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

《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
这件自美国回流的阎复《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长达八米,是目前所知元代最早的隶书。本幅出自清末民初上海道台蔡乃煌旧藏,在明末清初江南名家所著的《平生壮观》中即有著录,它的面世不仅是古代书法的重要发现,更为研究元代诗歌和古代道教文化提出了重要佐证。
阎复《崇真万寿宫瑞鹤诗唱和卷》成书于1297-1299年间,卷上有元初家之巽、张楧、牟应龙、方回、杜道坚五人应和,此五人皆为由宋入元之名士。除方回和张楧外,其它人物均未见墨迹遗世,堪称存世孤本。本幅并附明代文征明、詹景凤、清代陆堇庭鉴藏印以及清毛顺甫跋一则,便于厘清本幅作品来龙去脉。
二、荣宝斋旧藏郑板桥巨幅精品《竹石图》

郑燮(1693-1765)竹石图纸本立轴
这件郑板桥《竹石图》无论身份、尺幅均是绝无仅有。《竹石图》将近17平尺,包含国内外出版著录二十余次,可说是将所有郑板桥相关出版一网打尽。本幅系“民间小故宫”之称的荣宝斋旧藏珍品,早在1986年,跟随荣宝斋精选的几十件书画文玩精品远赴东洋,参加与西武百货共同主办的“荣宝斋秘藏美术品展”。该展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日本中国交流协会等共同组办,对中日文化交流产生深刻影响。卞孝萱、周积寅、党明放等郑板桥研究权威专家都曾对此作给予肯定。
《竹石图》创作于1763年2月,乃郑板桥为世交老友碧岑先生挥毫而作,竹有凌霄之气,石有擎天之势。疏疏密密,枯枯湿湿,信手拈来,俊朗之气满幅,魄力巨大。创作于画家艺术最成熟期,用笔老辣多变,画面疏朗而意境幽远,诗书画印四绝集于一身。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李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