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浪费了五千年历史 “穿越”莫成幻觉(图)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谁浪费了五千年历史 “穿越”莫成幻觉(图)

2011年11月15日 13:29   来源:北京晨报   周怀宗


    古代更好是个误解

    不管是孔孟之类的圣人,还是普通人,中国人大多有今不如昔的传统观念,正如鲁迅小说中的九斤老太一样,感叹“世风日下”也是中国人的生活之一。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孙立群说:“这绝对是个错误的观念。虽然有一句话说‘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但也仅仅是‘之处’,并不代表着过往要比当今更好,所以,穿越其实是一种没有价值的东西。我也看过一两部穿越的电影电视,基本上看不下去,也可能是和年轻人有代沟吧。不管怎么样,历史只能向前,不会向后,往昔不可追,在手里的是现在和未来。所以,历史是不可能被复制的,也没有复制的意义。思古之幽情也好,怀旧也罢,本来也并非是不可的,甚至是一种诗意的情绪,但是真的要回到过去,那显然是没有价值的。”

    过去不可追,实际上,也不能追。孙立群说:“历史永远是向前发展的,不管是技术上的,还是文化上的,人类社会的变化总是在往更好的方向走,古代比今天好,这绝不可能,比如说生活方式,古代人绝对没有今天的方便,再如文化社会环境,在古代,你可以随便批评官员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能很多人觉得现实有种种不如意,总觉得过去比现在好,这是一个错觉,怀古作为一种感情,这没有问题,但绝对不能认为古代更好。”

    幻想莫成幻觉

    作为艺术创作的题材,穿越其实原本也没有那么可怕,不管是中国的《大话西游》也好,还是西方的《回到未来》也好,都曾经成为一时的经典。然而,在穿越剧大潮中,许许多多对于时间、历史的思考越来越单薄,正如一位编剧所说,穿越者们一方面大谈琼瑶式的单纯爱情,一方面又在宫廷里阴谋算计,“人物根本是分裂的”。

    对此,夏学銮说:“其实幻想本来是人的天性,创造力的表现,也是很多经典传世的文艺作品的根本,年轻人喜欢幻想这是很好的事情,不管是幻想神话玄奇的世界,还是幻想宇宙星空中的生命,疑惑是幻想穿越时空的旅行,都无可厚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幻想变成幻觉,那就麻烦了。”

    很显然,这正是诸多批评者所担忧的问题。正如试图跳楼穿越的中学生一样,很多年轻的穿越迷们都梦想自己能穿越时空,甚至不乏试图实践的人,有新闻称,在某个中学生的网络日志里,包括“穿越形态、地点、途径及穿越到哪个朝代必须掌握的历史知识”等等全部都有详细的计划和准备。夏学銮说“年轻人喜欢模仿,他们对概念本质的含义、背后的原因不了解,因此幻想就可能变成幻觉,幻觉是与现实背离的,不但对年轻人心态塑造没有好处,还有可能造成种种恶果。”

    现实更值得珍惜

    怎么样才能让穿越仅仅留在电视里,而不是发生在现实中?早有批评家认为,价值观混乱的穿越剧其实根本不应该存在于荧屏上。但事实上,市场效应泛滥、收视率指挥棒下的电视电影,很难拒绝正当热门的穿越剧,有消息称,2012年,电视荧屏将迎来穿越剧播出的高峰。

    夏学銮说:“当今社会信息畅通,要让小孩子远离这些穿越剧很难,不让看电视,还有网络,甚至还有手机,电视剧看不了,还有小说。所以,应该做的是引导和培养小孩子的现实感,以此来提高他们对虚拟世界的判断力和抵抗力。”

    而培养孩子的现实感,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夏学銮说:“虚拟世界容易让人沉溺其中,成年人都难免,更不用说小孩子。所以,要让小孩子和现实世界有更多的接触,比如体验大自然,进行吃苦教育等,让他们对现实有更加敏锐的感觉,而不是对虚拟世界更加敏锐。在教育上也不要脱离社会现实,小孩子只有对世界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更有能力区分现实和虚拟世界的不同,也才不会沉溺在虚拟世界之中。”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