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黄金珠宝真伪?珠宝鉴定师支招(图)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如何辨别黄金珠宝真伪?珠宝鉴定师支招(图)

2011年09月07日 13:34   来源:宁波日报   金晓东郑磊

    其次要警惕“以次充好”,即商品定名不准确。经过人工处理的珠宝玉石,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GB/T16552)要求标注“处理”二字或处理方法。许多以次充好的珠宝玉石却没有标注,最常见的是对经过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俗称为B货)或经染色、漂白、充填处理(俗称为B+C货)的翡翠未标明处理方式,当作天然A货翡翠出售,造成消费者上当受骗。

    最后,珠宝市场普遍存在着商品标识不规范的现象。专家表示,主要体现在使用俗称进行定名,如将翡翠标称为缅甸玉,大理石玉称为阿富汗玉,将玛瑙、蛇纹石玉、大理石玉、石英岩玉等中低档玉石类产品笼统定名为“玉”。此外,贵金属产品则多表现为标识不全,如将包括贵金属材质及含量在内的正确标识“G18K”或“AU750”简化为“18K”或“750”等。

    “如果消费者要在出境游时购买珠宝,要预先做好功课,了解一些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情况,在购买商品时注意查看证书的真伪。如对商品或证书的真实性存有疑虑,不要轻易下单。”周素珍还告诉记者一个小窍门,境外一些商家在出售假冒伪劣珠宝时,发票上往往不写明品名及品质信息,因此,发票信息越模糊就越值得怀疑。

    “从我们近几年的鉴定结果来看,出境游购买的珠宝、艺术品中,以次充好的情况非常多见。并且,出境游购买的物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维权有难度。”市黄金珠宝检测中心提醒出境游的市民,在境外旅游时,要谨慎购买高价珠宝。

 

    高档钻石留心“李代桃僵”

    案例

 

    前一阵子,市民孙女士和几位好友一道去了趟台湾。在导游的推荐下,她们到了一家珠宝店。面对动辄上万元的珠宝,孙女士和朋友都很谨慎,但看到商家像模像样的证书,并且,证书上出具的钻石颜色、净度级别与国内市场相同级别的克拉钻相比,价格便宜很多,她们心动了。于是,每人买了一枚1克拉的钻戒,每枚价格在6万元左右。商家提供的钻石分级证书显示,这四枚钻戒的颜色级别分别为D、E、F等级,净度级别都为VVS1,称得上是优质钻石。

    回到宁波后,孙女士她们拿着钻戒来到黄金珠宝检测中心鉴定,结果让她们大跌眼镜:这四个钻石的颜色级别为K-L,净度等级SI2,品质很差,市场售价才两三万元。孙女士这才注意到钻戒的发票也存在问题,上面并无品名,只有一个货品编号。

 
    特别提醒

    买钻石认准证书是关键

    事实上,孙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记者从市黄金珠宝检测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他们已经接到了数十起市民境外游购买的钻石“物非所值”的投诉

    “我国的《钻石分级》标准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GIA的标准级别表述基本相同,只在各级别之间会出现一些小的差异,但是绝不可能把K色的钻石定为D色。”周素珍告诉记者,我国国家标准对镶嵌钻石的颜色级别按白到黄分为D-E、F-G、H、I-J、K-L、M-N以及<N七个级别等。相同大小的钻石,颜色级别越高,价格就越高。

    专家指出,买钻石,最基本的是要购买有鉴定证书的钻石,这样不仅质量有保证,也便于日后变现。目前全球公认最为权威的证书是美国宝石学院的GIA钻石等级证书,比利时钻石高层议会的HRD钻石等级证书和国际宝石学院的IGI钻石等级证书。

    国内证书主要是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NGTC钻石级镶嵌钻石分级证书,以及国家金银制品监督检验中心的NGGC钻石及镶嵌钻石分级证书。另外,国内有100多家通过国家认可的珠宝检测机构,也可以对钻石出具证书,如宁波质检院黄金珠宝证书通过了计量认证及国家实验室认可和国际实验室互认等资质,还有网上查询的功能,通过输入证书编号可查询证书的真假。

    钻石的好坏普通消费者很难判断,钻石行业里通常用切工、净度、颜色、克拉重量四个标准对钻石来进行评价,由于这四个标准的英文单词开头字母都是C,所以习惯称为4C评级。一张正规的钻石证书上都给出钻石这四个标准的级别,购买钻石前认真阅读这四个标准有助于正确判断钻石的价值。

    重量是衡量钻石价值最重要的因素;净度是指钻石内瑕疵的大小、颜色、多少及分布位置,瑕疵越小,颜色越浅,数量越少,位置越偏,则净度越高。在国家标准中,镶嵌钻石的净度级别从优到劣分为LC、VVS、VS、SI、P五个档次。业内人士介绍,一般来说VS级以上的钻石就不错了,VVS级的钻石在市场上很少见;钻石的颜色越白越好,目前宁波市场上以H和I-J较为常见;切工是指钻石切割的比列、对称性,好的切工能使钻石变得光彩夺目。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