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海大剧院版交响京剧《杨门女将》揭开面纱,观众惊喜地发现,剧情、舞美、表演等“修旧如旧”,京剧的韵味依然浓郁。不仅如此,交响乐与京剧乐队的“三大件”一起,出色地完成了伴奏任务。“交响+京剧”在《杨门女将》中的融合达到了 “1+1>2”的艺术效果。
京剧的器乐伴奏自由洒脱,成熟的鼓师和琴师会盯着角儿的一举一动,随时可有即兴的表演;交响乐则要求乐手严格按照乐谱演奏。两者个性各异,融合难度很大。果不其然,当上京和上交的艺术家首次坐在一起时,“穆桂英”史依弘简直被“吓坏了”——这个“中西乐队”完全不搭调。上海交响乐团的驻团指挥张洁敏很快发现,京剧的乐队已有一位指挥——鼓师,京剧演员习惯听着鼓师的锣鼓经进行表演和演唱。下了排练场,张洁敏赶紧与“打鼓佬”对锣鼓经,寻找“中西乐队”的相融之道。两天后,张洁敏背下了所有的谱子和唱词,记住了《杨门女将》中的锣鼓经。昨天演出时,乐队是“双头条”——张洁敏站在乐池中间,上京的鼓师金正明则高坐乐池右侧。张洁敏指挥整个“中西乐队”,奏出气势恢弘的交响音乐,使交响音乐一步一步地推动剧情发展。等到台上演员开口演唱时,金正明则紧盯台上,确保“三大件”的伴奏与演员的演唱“严丝合缝”。
在再创作过程中,交响京剧《杨门女将》只在京剧“一桌二椅”的基础上稍作调整,舞美简洁大气,把更多舞台空间留给演员。因此,史依弘、胡璇、陈少云、奚中路、严庆谷等好角儿演来如鱼得水。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张晓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