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艺术品坐庄:海外藏家狂抛、国内藏家接盘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揭秘艺术品坐庄:海外藏家狂抛、国内藏家接盘

2011年08月03日 08:5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东南早报
  从2001年起,以艺术基金为代表的海外资本开始涉足中国当代艺术,这很快促使中国当代艺术步入高峰。这些海外基金,一部分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推动起到一定的作用,还有一部分人则成为如今艺术品市场中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操控价格,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庄家。

  目前,国际上有专门面向中国的艺术基金,除尤伦斯基金,还有印尼CP基金会、伦敦红楼基金会、纽约古根海姆艺术基金会以及美国铝业基金会、特拉基金会等。海外资本进入的方式也十分多样。国内不少著名艺术机构背后的资金就来自海外,它们通过设立奖项,以学术或公益的方式,绕开画廊制度低价“吃进”艺术作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评论家向记者表示,张晓刚和岳敏君等几个国内当代画家都在五六年前参与了美国一个基金会的计划。这个基金会的老板买断了几位画家两年内的所有作品,付给每位画家每人不超过100万美元。

  据悉,低价拿到作品后,尤伦斯们紧接着各显神通,开始一系列的运作。通行的模式是为包装画家办画展、设立相关奖项,最后高价拍卖出手。

  作品被拍出天价

  知名画家遭低价“包养”

  从2005年起,中国新油画在各大拍卖市场中开始崭露头角。2006年3月,苏富比率先在纽约的“亚洲当代艺术”专场中推出中国当代艺术。世界拍卖市场上第一次完整地出现了中国新油画的身影中国画家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方力钧的《光头》系列、岳敏君的《笑脸》系列、王广义的《大批判》系列等。这四人也被冠以“中国当代艺术四大天王”的名号。

  这场拍卖会上,总成交额达到了1323万美元。拍卖会的成功,迅即在亚洲区域市场中得到了更强的回应。一周之后的4月8日,香港苏富比拍卖公司推出了“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专场,现场的热情几乎达到了“爆棚”的程度。

  2006年11月,中国当代书画开始进入千万元时代。张晓刚1993年的作品《天安门》在香港佳士得拍出了1900万元人民币。同年,刘小东2004年的作品《三峡新移民》在北京保利拍出了2200万人民币的价格,都刷新了当代油画的历史纪录。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在全球35位艺术作品拍卖价格达七位数的艺术家中,中国占了15位;而过去7年,中国艺术家作品的价格上涨了8倍。而仅在此两年前,某些国内的知名画家还处于被海外画廊80万元买断一年的境地。

  尽管拍品创了天价,但画家本人却并没因此一夜暴富。当被问到破纪录的感受时,张晓刚曾对友人表示:“《天安门》那么贵不是我卖的,那画早就不属于我了,90年代(上世纪)给海外藏家时不过5000美元。”

  同样,《三峡新移民》在拍出2200万元的天价后,刘小东本人也一点没感到兴奋,他认为,“当初《三峡新移民》被那位印尼藏家买去,以为他会永久收藏这幅画,没想到这么快就高价抛出”。

  上述印尼藏家就是先后在印尼和新加坡定居的“好藏之美术馆”主人郭瑞腾。郭多年来一直在从事中国艺术品的买卖。低价买进“原始股”是他的一贯手法,刘小东的《三峡新移民》在两年内为其带来了10倍以上的收益,一买一卖获利上千万元。

  行内质疑严重炒作

  老外掉头进军印度市场

  行业评论家表示,很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存在严重的炒作现象。例如,2007年纽约苏富比春季拍卖会岳敏君的油画《金鱼》以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成交。当时在现场无人举拍,而是3个电话委托买家在竞争,这种手法是一些炒画者惯用的。

  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是,代表中国古代艺术最高水平的黄公望、八大山人及近现代艺术最高水平的齐白石、黄宾虹等诸多公认的大师之作,也仅仅徘徊在几十万元的水平。“其根本原因是炒家手中缺乏低价的批量"筹码"。”

  与上述高调拍卖相呼应,在此期间,尤伦斯在全球各地组织赞助了多场中国艺术活动和展览,并对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国际活动提供了赞助。而他的这些作为,事后证明也为他带来非常丰厚的回报。

  以尤伦斯为代表的国外藏家所推崇的中国当代书画,是否真的物有所值,业内一直争议不断。

  以香港苏富比2006年秋季拍卖会中的拍品估价为例,一件齐白石的国画作品《毕卓盗酒》,被认为是大师人物画中的精品,其估价在80万元至120万元之间。而一件张晓刚的油画作品《血缘系列:大家庭》估价竟达880万至1200万港元。齐白石是中国著名国画大师,而张晓刚只是1958年出生的职业画家,少有人知。

  对于尤伦斯等海外藏家接连批量出手的行为,业界有个较为普遍的共识:从2008年开始,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外对于文物艺术品收藏的热情在下降。而在中国,对文物艺术品却出现爆发式的求购热情。这对于国外收藏家而言,是一个绝佳的套现机会。

  对于这些国外高手,退出前必要的铺垫还是必要的。中国当代艺术品自2008年达到顶峰之后,一直呈下滑状态。而在2011年的春拍,单就这一场拍卖来看,尤伦斯的抛售,对中国当代艺术事实上发出一个非常不好的信号:正常状态下的价格不可能有如此倍数的上升。

  之所以抛售中国藏品,尤伦斯表示,主要一个原因是由于自己年事已高,子女对收藏并不十分感兴趣,所以他并不计划把自己的藏品留给后代。但话音刚落,尤伦斯宣布准备进军印度艺术品市场。其中的原因,无非今天的印度,犹如几年前的中国,一方面国内对当代艺术重视不够;一方面又有大量的富人未来可以接盘。

  (摘自《财经国家周刊》)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