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大鳄亿元玩收藏 民营家金融家成主体力量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资本大鳄亿元玩收藏 民营家金融家成主体力量

2011年08月03日 06:07   来源:时代商报   关宏
  与艺术家先做朋友后做买卖

  从前面讲的王健林、郭庆祥,到本文提到名字最多的聂鑫,他们搞收藏,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得就是:与艺术家要做朋友。

  在大连,郭庆祥这样告诉记者,他原本是个生意人,做家具的。还是在1992年,他就有想法要把中国书画文化与产业结合在一起,于是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一组系列节目《中华瑰宝》,意思把80岁以上的书画家穿起来拍成节目,趁他们健在,把艺术精品和精神栩栩如生地记录下来,不让国家遗憾。你想,这个主意能不打动人吗,他自然地成了吴冠中、石齐等人的座上宾。

  而聂鑫,似乎一出道就明白这个道理。他的书画鉴赏本领,曾接受启功、吴冠中、徐邦达、谢稚柳、朱家溍、杨仁恺、薛永年等老一辈文物鉴定家的亲自指导。打开网站,尽是些他拜访文化名人刘文西、靳尚谊和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鑫淼的报道。“搞收藏就要与艺术家做朋友。”多年前,王健林、郭庆祥收藏到三幅吴冠中的真迹,在大连亲自展示给吴老看,这让吴老非常震惊并感动。外界估计,他们现在收藏着吴冠中100多幅精品。而画家石齐,就在大连万达为他举办个人画展时,他也不清楚对方到底有多少他的画,大约120幅?

  这不是个数字,是一座收藏界巅峰。这又是一组实实在在的数字,可以换算为真金白银。

  聂鑫也是一样,他拥有徐悲鸿《奔马图》,李可染《牧牛图》,齐白石《大富贵》,吴冠中《游园新意》,吴作人《低昂》,范曾《秋风之歌》,张大千《流水入弦》,宋雨桂《飞瀑图》等,既令人垂涎三尺,又不得不敬佩他的为人和收藏品德。

  当今大藏家,富甲一方。藏者的最高境界是什么?经济回报,文化回报,或者都不是。王中军也准备办个展览,他认为“反正是给人看的,不能总捂着。”那个聂鑫,已经在沈阳三农园办起辽宁西藏文化艺术馆,把从西藏淘弄的几百万元展品都扔那儿了,就是想告诉大家点什么……

  他们要告诉世人什么呢?王健林做过这样的诠释,万达不做小买卖,只买画而不卖。这是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而不是生意。他们在传达一种信息,作品可以交易,文化不是私有的。 

 

   6月27日

  是普通的一天,辽宁光大拍卖行举办了一场普通的拍卖会。出人意料的是,一件看上去也很普通的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被一个神秘男子举牌1000万元拍走了。

  “收藏市场进入了亿元时代。”辽宁光大拍卖行对媒体这样说。“在辽宁,至少有几十人是亿万收藏家。”

  对这种说法,时代商报很快得到证实。在辽宁省收藏家协会秘书长聂鑫的一间藏品室,时代商报记者与其做了两小时长谈。他保守地估计说:“投资亿万搞收藏,在沈阳市不到10人。但是,民间收藏是个藏龙卧虎之地,你无法看清楚这潭水有多深。中国收藏已经不能用火爆、牛气冲天等词汇去简单形容。”

  没错,仅仅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继中国嘉德之后,北京保利5周年秋季拍卖会成交额达人民币52.8亿元,再次刷新中国艺术市场拍卖单季纪录。全年成交额累加突破91.5亿元,列全球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首位。

  截至2010年12月15日,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总成交额达到502.41亿元人民币,比前一年的225.31亿元增长了123%。

  辽宁珍品丰富

  “沈阳民间收藏,有大藏家,有亿元藏家,他们不公开活动,不拿出藏品,主要考虑安全。大藏家,从古至今,鲜为人知,有的直至去世也不公布后人。所以,历史上许多有名的藏品,往往一消失就是几十年、几百年,它们像谜一样悄然传世,代代相承。”聂鑫说。“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收藏精神,乐趣无穷。收藏者宁可吃不上饭,也不肯把收集到的宝贝拿出来卖,就像爱护自己儿子一样。如张伯驹、李嘉诚、邵逸夫等,他们搞收藏都有自己的故事。”

  沈阳收藏有天价之宝。那位聂鑫介绍,沈阳有一位藏家,藏有当年溥仪从紫禁城皇宫带出来的书画,上面有乾隆的玉玺、题跋,可谓价值连城。沈阳还有一件藏品,是康熙20年皇帝直接给盛京一级防务大臣母亲的圣旨,聂鑫看过这份“七色圣旨”,是件孤品,品相非常完整。此外,还有乾隆年间的官窑瓷器,价值千万。

  极富传奇色彩的是,沈阳有一位房地产商,早年无意间花几百万收购了一批名画,岂知事业中途败落,甚至到了揭不开锅的田地,没想到,是那批画救了他。当他想起家中还有一批名画时,仅仅拿出几幅,个个都翻番几十倍上百倍,他又成了亿万富翁。现在,他已经不再碰房地产了,成了职业收藏家,大半时间往来与沈阳北京。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