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拍卖现场

2011香港佳士得“美意延年 - 乾隆时时报喜转心瓶”专场拍卖现场

清乾隆时时报喜转心瓶
6月1日,是香港佳士得2011年春拍中最后一天,众多藏家、拍卖界人士及国际媒体都在等待备受瞩目的“清乾隆时时报喜转心瓶”拍卖结果,之前的媒体报道中都将拍卖此瓶作为整个香港佳士得春拍的亮点,很多媒体报道标题为“香港佳士得将上拍清乾隆粉彩‘最贵’瓷瓶”,但现实的市场反应却是以1亿9000万港元流拍。反倒一些估价相对较低的拍品以黑马之姿跑出。
在10点举行的“欧洲私人珍藏御制瓷器”拍卖,交易气氛良好,虽然拍卖价格并无创出新高,但是全部拍品都被拍出,其中“标王”为1000万港元落槌价的“清雍正珊瑚红底牡丹纹碗”。而紧接着在11点15分举行的“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拍卖则显得聚拢了更多的人气。这样的人气同样带来了买气,果真从一开场,首六件拍品均以破300万港元之姿落槌,其中第四件拍品为乾隆年间的白玉摆件,估价为200万-300万,最终以1200万的高价被9775的买家收入囊中。
但是这股买气并未能持续很久,在全场出现第一件高估价拍品——刻描金“大清康熙癸丑年制”楷书横款的黑漆嵌螺钿香几时,以700万港元起拍,仅仅能以1200万港元完成它的亮相。而从这件拍品开始,似乎就流露出买家对本次高估价拍品的忧虑情绪。在之后出现的第二件高估价拍品御瓷“署六字楷书横款的明成化斗彩团莲纹高足杯”,以1500万港元起拍,叫价至2000万便停住了,最后本拍品宣告流拍。另一件同样备受瞩目的清康熙/雍正酸枝屏风,同样以9000万港元的高价宣告流拍。
相较于高估价拍品受冷遇的命运,估价稍微偏低的一些拍品则是屡屡受到买家的追捧。如拍品编号为3904的一件玉如意,估价为400万—600万港元,但是甫一上场,就有不少买家纷纷举牌,价格一路高走,最后以1200万落槌。在本次拍卖中还出现一个小插曲,在拍卖第3568号拍品——一对康熙年间的酒杯时,价格被叫到400万港元,拍卖官见场上已无拍卖者竞投便落槌,结果此时有一位买家对此提出异议,此件拍品则是从400万又开始起拍,最终落槌价落在600万港元。
随着时间慢慢接近下午1:15分,场上的观众越聚越多,大家都在等着见证“乾隆时时报喜转心瓶”的拍卖过程。而佳士得也选择放弃拍卖“中国宫廷御制艺术精品”的最后一件拍品,直接转入“乾隆时时报喜转心瓶”的拍卖中。清乾隆时时报喜转心瓶从1亿3000万开始起拍,经过数回举牌,价格挺进到1亿9000万,场上再无买家举牌,具有多场拍卖经验的专业拍卖官,反复地重复价格却遭遇冷场,场内及电话买家都无人应价,最终拍卖官只好宣告此拍品被流拍。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部分拍品估价偏高是造成本场拍卖会流拍量较大的主要原因。但是从本次佳士得瓷器春拍可以反映,市场对这些高估价瓷器依旧保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这保存完好的转心瓶外部呈镂空状,内部彩绘意喻幸福、长寿及富贵,工巧绝伦,洵为乾隆御窑的圭臬之作。此转心瓶的成品率极低,加上其生产似乎仅限于乾隆一朝,所以传世转心瓶寥寥可数,洵为意料中事,因而香港佳士得春拍此次为藏家提供的机会实属终生难求,香港佳士得方面表示,虽然在今天流拍,但是在场外洽购中有高价成交。(综合新浪收藏、金羊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