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沐:2011年春拍新将上演“天价中的惜售”

2011年05月04日 11:31   来源:中国经济网   西沐

    虽然人们还没有从被媒体热炒的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天价现象中走出来,近乎是质疑的情绪雨点般地拷问着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但是,随着春风的吹拂,在今年的春拍即将进行时,人们似乎发现了另一种现象,越来越多的藏家面对“天价”,不是在倾囊而出,而是捂着不露,“惜售”的情绪开始蔓延。于是,有人讲这是藏家的心理在膨胀,也有人说论行情仅仅是一种开始。面对今年春拍的变奏,我们如何认识?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主笔、统筹人西沐做客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谈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 >>>点击进入访谈专题页面

 

    一、要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面。     

    第一是考查市场大势,包括三个方面:大的走势、规模的扩张能力以及价格的成长性。从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市场大的走势已经在形成的过程之中,以拍卖市场为例,从2010年的春拍开始,拍卖市场可以用火爆来形容,成交量迅速提升,仅春拍的市场规模就几乎与上年拍卖市场的整体规模相当。秋拍延续着春拍的火热行情,据统计,2010年全年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创下年成交额586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较上年225亿元人民币的成交额超过150%的增幅,并且天价艺术品不断被爆出,新进场资金很踊跃,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市场环境、资金及这种趋势的带动下,市场主体的其他组成部分虽然未能表现出与拍卖市场同步的热度,但总的状况是不断向好的,并不断走出了前两年的冰冻期,迎来了一轮新的发展机遇。 

 

    第二是看市场的结构,这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主体构成层面,主要的核心是一、二级市场的消长状况。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中,还是像以前市场高峰到来那样,上演了拍卖带动画廊的基本格局。当下,与拍卖的火热相比,画廊市场还是显得有些冷落。二是资金构成层面,最大的变化是,藏家及玩家资金规模占拍卖总资金规模的比例在不断下降,而新进入的机构及资本的投资资金的数量及所占总投资规模在迅速攀升,资金构成比例的这种变化,深刻地反映了中国艺术品市场投资基本结构的变迁,为市场新走势的形成与巩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及其体系的民间背景及市场大环境的不断形成,都在为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空间及发展的动力提供新的机遇与前提。四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参与者的构成正在发生着新的、极具战略性的调整,这不仅表现在年轻财富类人群的大量涌入,更表现在国外藏家及资本的积极参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这种新的发展趋向,是一种结构性的战略调整,必将在一个新的高度促使中国艺术品市场迈上新的台阶。

 

    第三是市场行为层面。随着经济及国运的不断增强,人们投资、收藏与消费中国艺术品的能力及习惯也在不断地形成过程之中。据有关方面研究资料统计分析,当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6000美元时,艺术品市场就会兴旺起来,当人均收入超过9000美元时,艺术品价格就会被迅速拉升。为此,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思比特在《2000年大趋势》一书中曾经预测,艺术品收藏将会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大的热门行业。

 

    第四是大环境层面,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大的国际文化生态环境,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随着中国概念的兴起,中国文化的传播与认识正在不断增强,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大文化背景;二是消费环境,随着中国精神消费的兴起,艺术品消费逐渐成为精神消费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是经济大环境特别是在流动性泛滥及通货膨胀的压力下,艺术品作为一种理想的投资性消费会不断得到人们的追捧。从大处来讲,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要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大势。 

    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关注今年春拍的走势:

    首先,市场进程内,在逻辑不断展开的推动下,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行情还会持续并走高,价格还会持续上升,亿元拍品将会更多地出现,价值发现的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快。

    其次,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投资与运作平台发展迅速,已经不断形成了与艺术品拍卖市场竞争的态势。

    第三,拍卖交易成本的不断增加蚕食着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效率与竞争力,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不断走向资本化、社会化、大众化。

    第四,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重新定位与分层整合工作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正快速进行,主要沿着两个向度进行:一是规模化向度,以嘉德与保利为第一阵营的艺术品拍卖企业格局正在形成;二是专业化向度,除了进一步在综合方向做大外,细分市场策略下的专业化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随着时间推移,一批专门面向细分市场与专业化市场的艺术品拍卖企业会产生,并在这一专业领域做深、做透、做大,从而使拍卖市场的竞争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展开。

    第五,投资主体与以往相比发生了重要变化,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转型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将使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不断进入一个新的形态。

    第六,亿元时代拍卖市场的前景会更加复杂与充满不确定性,需求的过快增长与竞争的加剧意味着泡沫的不断产生。

    第七,在资本的催化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影响的传递会进一步加速。

    第八,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世界艺术品拍卖市场中不断崛起已成不争的事实。

    第九,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调整趋势已经显现,拍卖市场热点更加多元化:更多关注当代存世典范与经典成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个焦点。

    三、要认识到惜售是在大势展开过程中资本与藏家的一种新博弈,本质是对价值认识与发现的一种新预期。     

    相对于去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来讲,今年春拍市场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及大的走势是什么呢?我们讲,去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大量资本的介入过程中,高价拍品受到追捧,被业界称之为“掐尖”大量的资本都来掐资源稀少的“尖”,就必然造成了少量拍品的价格大幅上升,于是,“亿元”拍品大量地涌现,这就是被媒体热炒的所谓“天价”现象,这是从市场价格形成的角度去解读去年的拍卖市场的关注点,其表现出来的大势就是市场进程在资本动力的推动下不断展开并向纵深发展。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天价不断地在一、二个传统板块上集中出现。

    观察并分析预测今年的春拍,与去年的相同点依然是资本进入的热情不减,市场大的进程不改,最大的看点可能更多地体现为资本的掐尖与藏品的惜售会形成一个新的市场博弈与平衡。如果说去年拍卖市场中的掐尖现象是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避险情绪总爆发的话,那么,今年不断积累与形成的惜售现象则就可更多地被解读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对藏品投资价值新预期情绪的蔓延。这种惜售情绪的蔓延,其本质就是在投资资本的追逐下,具有经典价值的藏品价值的评判已经被置于一个新的平台,而这个平台是依靠资本搭建的平台,不是藏家搭建的平台。所以,有人在评价这种惜售情绪时,认为是藏家心态的膨胀,而在我们看来,更多的是资本追逐与膨胀的结果,是在新的价值认知与评价平台上的一种价值的预期,是基于资本市场运作理念基础上的一种价格认定机制。

    四、资本与惜售的双重对压,使今年春拍热点更加多元化。

    在这种资本与惜售的博弈过程之中,今年春拍与去年拍卖市场最大的不同点可能就是,去年拍卖市场的天价较为集中地出现在某一、二个板块,而今年春拍及以后的市场运作过程中,由于惜售的压力及资本进入市场的动力的多重作用,拍卖市场的热点会不断地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也就是说,热点及天价的出现会更加多元化,会分布在不同的板块之中。还有一个问题是,在当下,亿元拍品的出现不是取决于资本而是取决于拍品。今年春拍即将登场,我们会发现,除了资本不断按照自己的逻辑给予我们惊喜以外,更多的是它在改变或培育着人们的一些新的观念与认识,并由此深刻地改变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格局。

     五、在当下的市场状况下,一般投资者应重点关注以下三个大的热点区域。

    热点一:在新的一年里,一般的投资者除了要重点关注当代存世艺术家的作品(尤其是绘画板块)之外,还要重视投资文物古玩杂件等收藏品,特别要重点关注那些目前价位不高,但具有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及历史背景的藏品。投资文物古玩杂件等收藏品,门槛较高,价高则风险会比较大,故而需要相当高的鉴别能力。在当前状态下,如果还未研判和把握好市场发展的态势,最好不要冒险去追高,而应静下心来多在中长期的价值向度上做文章。

    热点二:投资现当代尚未被充分挖掘与发现价值的艺术家的作品,特别是在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逐步完善、收藏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近10年来新的市场行情没能全面体现的领域和艺术家及作品应予以关注,其前提是收藏家要做足“功课”,读懂美术史,以便衡量所选的艺术家为美术史创造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以及他们在美术史上是否占有一席之地。

    热点三:投资具有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承载的当代工艺艺术品及杂项,如文房、玉器、瓷器、贵金属、稀缺资源及其相关产品。对当代工艺品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的发现与挖掘最具挑战意义,既要考虑其资源的稀缺性影响,又要考虑非自愿主导因素的选择。这种挑战性往往使这类藏品的价值与价格存在落差与背离。关注、投资这类藏品,藏家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及鉴赏知识,其次,还要充分了解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状况及进程,应更多地沿着市场进程的逻辑及价值判断的取向认真选择,这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2011年春拍大戏即将上演,其结果将会引起全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来讲,春拍的大势更是关乎一年的市场走势,其间透露出的信息及苗头,对市场及其投资者来讲,就可能是一个大的机会。只有抓住了机会,把握住了大势,我们才会更好地认识与解读中国艺术品及其拍卖市场。今年春拍所呈现出的市场变化,给大的投资者提了一个醒,从长远来看,只有经典名家的经典之作,才会更多地、更长久地闪现价值的光芒。追高的风险不是别的,而是来自大环境及对作品本身的价值判断。

    【作者简介】西沐,男,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主笔。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王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