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精心打磨每个历史文化街区

2018年01月24日 15:08    来源: 北京晚报     殷呈悦

  原标题:精心打磨每个历史文化街区

  报告

  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把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好发展好。要聚焦“一核一城三带两区”。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风貌。精心打磨每个历史文化街区。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入落实“1+3”公共文化政策,完善公共图书、文化活动、公益演出等服务配送体系,举办2万场次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支持实体书店、书屋发展,开展全民阅读活动,营造书香京城。加强优秀近现代建筑和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为城市留有文化艺术空间。支持各类文艺院团做强做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解读

  三大文化带建设支撑首都城市功能调整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 白明

  三条文脉穿城而过,浩浩荡荡,凸显古韵,闪耀北京。

  关于北京三大文化带的建设,早在北京市十三五规划纲要中便有重点提及。其中明确,要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金名片,推进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保护利用,制定实施北部长城文化带、东部运河文化带和西部西山文化带保护利用规划。

  北京三大文化带本身是很有含金量的,但更重要的是,北京城市功能的调整需要文化带建设作为支撑。换句话说,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首都未来的建设是相称的。

  首都并不是简单地建设一些高楼大厦就叫首都了,它是要有文化底蕴的。对于首都北京来说,过去,文化底蕴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开发,但毕竟受一些因素的限制,被尘封的时间比较长,城市的发展没有给文化遗留腾出足够的发挥空间。现在,北京有这样的契机了——随着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文化功能可发挥的空间大了。因此,现在有条件了,我们更要加大力气打造三大文化带,同时,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产品,发展服务贸易。有了新的定位,就有新的发展空间。

  具体来说,北京域内长城东起平谷,西至门头沟,途经北京六区,全长573公里;北京段大运河由昌平至通州,途经六区,南新仓、什刹海等10处点、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惠河北京旧城段、通州段所含5处运河水工遗存,玉河故道、澄清上闸等被列为世界遗产点段。西山文化带文化遗产丰富,有以清代“三山五园”为代表的皇家文化,以妙峰山为代表的传统民俗文化,以景泰陵为代表的陵墓文化等。

  放眼世界,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存,也正在创造与国际接轨的机会。坐落在北京西部、永定河畔的首钢老厂房,其转型升级之举就是一个路子。它不是重复建设,不是盲目地铺摊子,而是在老工业遗存的基础上改造奥运场馆,将冰雪等旅游资源与冬奥会结合起来,把文化底蕴的深度与国际化的高度一起体现出来。

  北京还要加强基础研发能力,在文化城市上下功夫,攻克国际上难以攻克的项目。

  既有古典的文化,又有现代的文化,北京的文化才能是立体的。

  践行

  跨越 首钢老厂精煤车间变身洁白滑冰馆

  坐落在永定河畔的首钢老厂,对旧资源的“活化”和对文化精神的追逐永不停歇。在奥组委入驻西十筒仓、群明湖畔建设大跳台等一桩桩“魔术”上演后,这个老工厂又在近日传来了新的喜讯:精煤车间及附近将变身“四块冰”。

  在石景山脚下,秀池与群明湖之间,原有的精煤车间将建成速滑、花滑、冰壶国家队训练馆后惊艳亮相,而精煤车间北侧还将新建一座冰球训练馆,与2022年冬奥盛事紧紧相连。这就是“四块冰”名称的由来。未来,这四座训练场馆将向市民开放,为北京冰雪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场馆的建设并非平地而起,而是通过对厂内老建筑的精雕细琢后进行最终呈现,这一点让首钢人张大哥非常自豪。张大哥是一名从首钢石景山老厂调至曹妃甸新厂的员工,他告诉记者:“我认真研究了这次规划,新建的场馆并非完全抹去老工厂痕迹,而是在保留老建筑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修复、改造、加建的织补方式,来建冰上训练馆。”张大哥说,这是保留工业特色和发扬冰雪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百年首钢,百年文化。首钢老厂停产了,新的使命却开始了,所以首钢的文化也传承延续下来,而且更加丰富。”已在首钢退休的白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在精煤车间工作时,主要是把炭粉或燃烧得不太好的原煤给分选出去,然后提高煤的纯度,通过各种方法做成焦炭,用于炼钢炼铁。“在那里工作上一天,脸上啊、身上啊都黑乎乎的。现在,落灰的车间变成白色的冰上训练馆,也算是一种伟大的跨越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刘园香 )